精选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53句)

2023-10-21 09:53:42 59 0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5)有一次,他被叫去看卖棉花的铺子,这时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演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问:“一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下一包棉花走了。

2、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五五数之剩七七数之剩问为几何?(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3、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4、正当他认为自己要和中科大失之交臂时,激动人心的消息来了——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设立一个独立于高考之外的招生考试。

5、华罗庚刚上初中时,并没有显示出超众的才华。他对数学、语文课虽有兴趣,数学习题也做得快,可是字写得不太好,作业涂改又多,分数平常,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1923年,华罗庚上初中二年级时,来了一个教数学课的青年教师,叫王维克,很有学问,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翻译者。这位多才博学的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就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科学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6、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就“文史足用”了。

7、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8、热爱数学的他,并没有因为失学而放弃钻研数学的机会。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华罗庚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点着油灯看书,常常全神贯注到忘记了时间,直到顾客来敲门买东西,他才赶紧跑去开门招呼客人。白天,顾客来了,他就帮父亲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赶紧埋头看书或演练数学题。

9、主播:雪雷。音频由中新网&企鹅FM联合出品

10、孔门的《四书》背诵最早,《五经》没背全就上小学了。佛门的经背得更少。背书是机械动作,不用头脑,背过了也不懂。背来背去,口头背成顺口溜,心里想别的,有时也和书对上话。书不回答,我替它回答,再一背,居然觉得书中更有答话。后来读到柏拉图的《对话集》等书,才知道不仅是《论语》记对话,《金刚经》记对话,欧洲书中也有不少对话。不仅上古中古人对话,近古近代人也对话。

11、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2、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间,华罗庚甚至放弃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13、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华罗庚

14、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15、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16、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17、原来,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炫耀自己的技能,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18、树高叶茂,系于根深。科学素质的提升关系每个人的成长,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同仁为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尽一份心力,共同创造新时代科学的春天。

19、1910年11月12日,江苏省金坛县一家小杂货店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店主华老祥 40岁得子,不禁欣喜万分。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放进一只箩筐里,又将另一只箩筐盖在上面,说是“进箩筐避邪,同庚百岁”,并为儿子取名“罗庚”。

20、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21、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22、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23、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24、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25、能把学好英语的人,定有其过人之处。因为我们知道一口流利的表达和一纸流利的书写的背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练习。唯有日积月累的“过去时”,方能成就挥洒自如的“现在时”。

26、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7、报志愿的时候,钱颖一报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学专业。那一年清华的数学专业和北大的物理专业基本云集了各省高考最高分。在钱颖一所在的清华“数七班”里,还有数学家华罗庚的女儿、丁石孙的儿子。

28、你也许说自己学的还不够,要“继续充实”、“继续研究”,因为“机会难得”。朋友!学问是无穷的!我们念一辈子也念不完。若留恋这里的研究环境,恐怕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29、秀才一听,不禁精神振奋,积极备考,最后居然中了探花。

30、△1993年秋,朱光亚在新疆罗布泊实验基地。

31、一秀才进京赶考,考试前做了两个梦:在墙上种菜以及戴了斗笠还打伞。

32、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学术上得以长足进步,并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

33、从1952年起,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短短数年内,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取得累累成果,并多次参加中国社会活动,同科学考察团出国考察。之后,华罗庚代表中国数学家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1958年,华罗庚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国际会议。

34、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35、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36、“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37、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38、1945年夏,美国在广岛、长崎两地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进程。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物理学家吴大猷(yóu)、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商议赴美考察、学习原子弹的相关技术。年轻学者朱光亚与李政道被吴大猷选中同行。

39、近日,有媒体曝光APP“小红书”上的产品用户体验笔记,存在代写产业链,一篇50元,还能提供上热门套餐。“小红书”15日声明称,对社区刷量、刷粉行为“零容忍”,正积极配合公安调查。(详情)

40、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演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他便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车师傅见了,便让他坐车追,后来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41、1977年,张亚勤只有11岁。受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口号的影响,年少的他坚持要参加高考。但按照规定,只有高二的应届生才能参加高考。于是张亚勤便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高中两年的课程,成功考入了高二的尖子班。

42、勤与能人共事,就能发现他们的处事之道很有水平:别人没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左右逢源,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游刃有余,将局势稳稳掌握在自己手中。

43、“这是钻石,但只有用看得懂钻石的眼睛才能看到它的价值。用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一样的。

44、你想要什么人生,就得先锻炼什么样的眼睛。”

45、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庚

46、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47、东汉末年名将吕蒙,当年正是得益于孙权的劝学,才意识到自己当权掌管政事需要多读书。

48、曾有个年轻人,请教一位师父“什么才是人生的真相?”

49、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50、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51、日前一则拍摄于浙江兰溪的视频火了。视频中,一盲人过马路时,一路过的外卖小哥上前帮忙搀扶。尽管着急送外卖,但他还是确认将盲人护送至指定地点后才离开,被赞为“最帅的外卖小哥”。

52、跟第一个人说后,第一个人劝他放弃,因为墙上种菜就是白费劲,戴斗笠又打伞就是多此一举。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