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海德格尔存在主义(49句)

2024-02-29 11:20:35 59 0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巴雷特教授,假如我是一个对海德格尔的哲学一窍不通的人,而你又想使我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B:一旦你根植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存在于世这个事实得到确认,那么哲学的首要任务便成了一个描述性的工作,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去描述存在于世的各种形式。在这方面,海德格尔与其他的反笛卡尔主义者有所不同,比如说G·E·摩尔和维特根斯坦,他们从非常明确的知识和感知的问题入手——我们是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从这方面看来,当你提出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时,你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然后才能提出问题,而不取决于你解决了这个难题,你才能获得进入普通世界的门票。

3、(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4、M:巴雷特教授,节目开始时我曾向观众们保证我们会谈到萨特,在我们的节目结束前,我想问你,尽管萨特已经成为当今最著名的存在主义者,也是大多数人在提到存在主义是会想到的名字,但他并不是一位如海德格尔那样富有创见的思想家,不管怎样他的确作出了巨大贡献,你认为萨特对存在主义作出的贡献有哪些特点?

5、本次讲座,马元龙教授将就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展开畅想,在存在与不存在间进行讨论,在时间的深空中展望,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哲学的奥妙。

6、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的缺陷正在于它的“形而上”,即完全脱离真实的生命,脱离人生存的事实性。形而上学要追求“客观的”“绝对知识”和“绝对真理”,这就使它眼睛只盯着纯粹现在和非个人的普遍性王国,而无视生活在特殊、有限的时间和处境中的个体生命,也就是海德格尔称为“事实的生命”。此在、时间、情绪、生命等诸多理解都建立在这种存在论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7、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8、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基本本体论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构成要素的话,那么萨特则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整个学说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只是为其存在主义自由观服务的。

9、B:不过我想指出,知识问题在哲学中的捷足先登的中心位置,仅仅是笛卡尔之后的哲学的特征。笛卡尔之前的哲学也讨论知识问题,但没有把它放在如此绝对中心的位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回归,海德格尔在某种意义上认为自己是希腊人的追随者。

10、M:这确实表明了一种与传统的根本决裂,因为即便是哲学传统内的革命哲学,如马克思主义也想当然的认为征服自然是人之天命。我不得不说,就我个人而言,在为本电视节目做的所有的准备中,让我受益最深的是为这一次讨论所做的准备,我之前对海德格尔不甚了解,刚才讨论到的这么多的海德格尔的真知灼见,这让我很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的哲学家,包括那些非常厉害和有名的人,如A·J·艾耶尔、卡尔·波普尔、鲁道夫·卡尔纳普,会对海德格尔以及他所致力的这种哲学嗤之以鼻?他们在自己公开发表的作品里将至诋毁为胡说八道,是一堆空洞的词藻堆砌。可在我看来,你只要读上不到5分钟,就会发现它绝不是什么词藻堆砌,为什么海德格尔会招来如此多有才之人的轻蔑对待呢?

11、和海氏相比,萨特认为只有当“自为的存在”考虑到由于自我选择而应承担的责任时才感到这是“真正的苦役”,并由此而产生出烦恼、焦虑。这表明,如果说海氏把“烦”看作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萨特则只是把“烦”作为“自为的存在”在世的一个构成环节,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12、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3、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

14、不过,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沉沦还是异化,都并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也不是此在的偶然属性、偶然特征,而是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此在在世不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总是要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体现“常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法令法规、社会舆论、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如果自我对此没有高度的自觉,自然会陷于沉沦与异化之中。

15、但是萨特赋予“自为存在”的功能、意义却和海氏有别。在他看来“自为事实上无非就是自在的虚无化,它是做为一个纯有的空穴包含在纯有之中”。换句话说,他提出“自为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和“自在的存在”相区别,揭示人自身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存在者,即“自在的存在”的在的方式的存在者。人的存在方式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他在分泌他自己的虚无时,使自己的过去失去作用”。这里“纯有的空穴”,“分泌虚无”,“使自在虚无化”,说法不一实质一致,都是指人的存在总是不断地否定自我当下存在状况,超越自己,通过否定自己不是什么,而宣告自己将成为什么,即“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或“将是”中存在的。换言之,“自为的存在”总是受制于自我的目的、未来,从未来出发而规定现在,它和自在的存在受制于过去,从过去、现在出发而确定未来的存在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16、B:是的,认识到这点很重要···我认为对“忧虑”根本和健全的评估是“忧虑”这个概念在现代文化中起起伏伏,数十年前,忧虑一词突然火起来,我记得是因为奥登写了《忧虑的时代》这本书,忧虑似乎一下成了一件时髦的事,这很愚蠢,因为顺着我们刚才关于死亡的讨论,我们知道忧虑无处不在

17、不是。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18、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基本本体论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构成要素的话,那么萨特则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整个学说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只是为其存在主义自由观服务的。

19、无独有偶,萨特把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指不能意识,不能领会、理解、体验到自己存在意义的那种“存在者”,即物或“自然的存在”,相当于海德格尔“此在”之外的“存在者”。而“自为的存在”则是能意识到,领会到自己存在意义的存在者,而这样的“存在者”又只能是“人”,这和海氏的“此在”实质完全一致。

20、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

21、在海德格尔看来,畏和“怕”不同。因为怕有确定的对象。或者怕某物,或者怕某人,总之是担心某一对象会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怕”所表现的只是此在特定情况下的“当下状态”,而不是此在的“在本身”。畏与怕不同的是,不知道畏什么,“畏之所畏说明的是:进行威胁者什么也不是……但‘什么也不是’并不意味着无”。(1)(P23)这表明畏的对象不是现成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正是这种“畏”的情绪迫使此在去开展出在的整个境界,同时也使它有可能不受各种现成事物的制约,依照自己的意愿,处于本真的“在”之中。

22、烦有“烦心”与“烦神”之分。前者是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后者是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要说明的是“烦心”中的他物主要不是指与此在发生关系时的某种事物,而主要是指此在藉以与他物发生关系的“用具”。某种用具(即工具)的存在以它们为“此在”所用这种活动为前提。此在使用用具既揭示了“此在”本身的“在”,也揭示了用具的“在”,同时也揭示了用具所及对象的在。以此类推,通过用具的使用就揭示了与此在有关的其他存在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在”,由这里就不难引申出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正是在烦心这种活动中由“此在”赋予的。

23、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24、据此,他追问道:“‘存在者’这个词究竟是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吗?所以现在要重提存在的意义”。(1)可见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名义上是“存在论”,实际上却是“存在者论”。但是,存在者之所以是存在者,首先要以“存在”为前提,为根基。既如此,传统哲学显然是无根的本体论。他所要建立的本体论却是有凭有据、有根的“基本本体论”。这表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在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5、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26、海德格尔的描述如何能给我们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死亡的描述就相当的有意思,这个描述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观念,因为我们通常会竭力回避死亡这个现实,他指出了死亡这一事实中非常独特的一点,我们通常认为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们在讣告上读到人死去等等,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东西。死神肯定会降临到我头上,但时辰未到,所以死亡是外在于我的一件事。但奇怪的是,如果我开始认为它是我的死亡,我的死亡对我来说决不再是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永远无法读到自己的讣告,死亡对我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它决不是这个世界其他人的事。

27、还是以“存在”指代。在德语中的“sein”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以至于使人习以为常,相似于中文中的“是”,因而在海德格尔之前人们很难去问“是本身是什么”这样看起来奇怪的无需证明的问题。Sein可以作名词也可以做系动词,更多的我们从动词角度理解其意义,即“去存在”。这可以看作一个存在主义的核心主张:人的存在行为,即他的“去存在”,决定了他是什么。

28、“意义”不是对事物的主观定义,而是事物作为存在的事物通过它可以得到理解。即,只有在意义中才可以理解存在的事物,意义先于事物。我们将某事物理解为存在的那个事物时,总意味着我们理解了它的本质存在,即它是(存在)什么。想一想书是什么的例子,如果不理解知识、创作、阅读之于书的意义,我们也很难说理解了书。

29、M:“存在主义”这一名称是否暗示着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是一个问题?

30、除沉沦外,海氏还谈到异化。实际上异化的本质仍然是沉沦,但相比之下它比一般沉沦的程度更深、更重,是说此在本己的在被完全掩盖起来的,甚至是走到与自我、本己对立的那样一种沉沦状态。

31、马元龙(1910),四川石棉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留基委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2015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青年学者),2016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各种后现代哲学,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32、读得越深似乎越是令人费解,反而越是抓住某一点将其理解为存在主义就越是“理直气壮”。当我再次试图深化对于海德格尔的理解的时候,我连他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也不敢说了。因为可以发现,海德格尔与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权且称作存在主义的哲学又有较大不同,海德格尔自己也多次试图和他们撇清关系。他关注的不是某种生命哲学或人的哲学,或者说,他的目标,不是人,而是存在,或存在的意义,只是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同样在这样的内部之中而已。

33、人本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在教育上的影响更直接。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就是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中心,为此他发明了“非指导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干预学生的思想,只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学生自己表达,自己指导,自己评价,自己创造,自己选择,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学生学会了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34、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35、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

36、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37、其次,海德格尔在如何打破这一对象性的问题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即将艺术进行现象学的悬置。悬置一词可以理解为将艺术进行抽离,单独搁置在一旁,在海德格尔看来,有关艺术的体系化知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艺术本质存在进行了掩盖与压抑,并不是先出现艺术理念进而从理念中框架性地创造出艺术,而是在艺术知识与美学理念建立之前,艺术自身早已存在,因此海德格尔主张将艺术进行悬置能够打破人们在固有思维中强加在艺术作品中为其赋予的观念语言社会性枷锁,仅仅将艺术作品作为独立现象本身来进行思考,从而使得艺术作品获得纯粹独立自主的存在地位。

38、卢梭“以天性为师”的教育思想与老庄的“顺性达情”的教育思想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39、在得到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多重意义》后,海德格尔说:“我开始了在哲学上第一次笨拙的尝试。”第一次开启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海德格尔显然也被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

40、“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

41、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是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他的著名教育论著是《爱弥尔》。卢梭主张“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甚至认为如果顺应天性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社会就可以得救,那么,这自然的天性是什么呢?卢梭认为是自由,是理性,是善良。他笔下的爱弥尔就是这样一种在理想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然人”的典型:

42、哲学史构成哲学的知识,要理解存在主义就又不可能脱离哲学史。这不但是因为海德格尔针对既往形而上学而另辟蹊径,提出的存在问题,更在于,我们无法脱离哲学史的基本语汇而单独去理解海德格尔。经常有朋友是这样的,非常需要理解一个哲学派别好去写文章,但同时感到无比的困难,或许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尽可能静心从头开始。

43、海德格尔前期的思想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根本不能去探讨存在是什么,而应该探讨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44、“烦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烦心活动的进一步引申。因为在烦心中此在不仅与用具打交道,还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如读书就要与写书的人,卖书的人,印书的人打交道,吃饭就要与种粮的人,做饭的人打交道等等。因此,“此在”的在世不是孤独的个人在世,而是与他人一齐在世,即共同存在,共同在世。但这种他人的在世、存在的意义同用具的存在、在世一样,也是由此在的在世赋予的,或者说也是通过此在的在揭示和澄明的。

45、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46、“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47、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48、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根据他以前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给联合国的报告,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报告认为:“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个人分裂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