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席勒美育(71句)

2023-10-30 09:49:39 59 0

席勒美育

1、席勒认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真正的人。

2、对于究竟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由于缺乏艺术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思想固化,审美力出现大的问题。

4、所谓美育,是让人降落回真实、有弱点的人,为了恢复天性的自由,为了找回人类的共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不愿成为机器。

5、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其因应时代背景的反省和时代文化的需求。若问我们这些与十八世纪欧洲文明相距遥远的现代人是否有必要去重读《美育书简》、去理解席勒的人文主义之美学思想?在回答此问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仔细思考:现代人的人性具有那些本质内涵?我们是否仍期待一种理想人格性的实现?实现理想人性的可能方法又是什么?而若我们在众多思想理论中仍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毫无头绪,那么席勒于《美育书简》中所陈构的美育思想也许可以带给我们些许启发!

6、他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他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并将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席勒美育)。

7、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审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

8、(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席勒美育)。

9、在北京路过一个理发店,门口蹲着一把用各种旧木条拼凑的小矮凳,样子憨厚可爱。问店员:“您这凳子好看,能卖给我吗?”老板连带其他店员都出来看我,一副狐疑的眼光……

10、丁老师认为,席勒在第四封信的表述可能更倾向后一种理解,即审美教育可以直接地导致现实的政治自由。因为席勒认为,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个人内心达到自由那么国家才是自由的,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条件;每个人内心是自由的,那么国家也能达到自由,个人自由则是政治自由的充分条件。

11、《审美教育书简》这本美学论著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席勒认为,“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第二封信中,他指出“利益(necessity,neediness)是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任其奴役”。而在第五封信中,他进一步论述到“时代精神摇摆于倒行逆施与粗野蛮横、非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上无信仰之间……只是坏东西之间的平衡”。可见,席勒认为资产阶级早期社会以“利己主义”为重心,而对利益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与人间的分裂与对立。

12、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极力提倡再探人之本性的文化运动,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尝试恢复古代的理想人性。所谓古代的「理想人性」,是指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和塞内卡(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所建立的有关「人之典型」的观念(Ideaofhumanideal);此观念规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意义——亦即「人格性」(Personality)一词的内涵:人应通过自身之精神性(即理性思考)和物质性(即身体感受)的统合运作而去实现福德一致的圆满生命。这种理想人性的观念曾于中世纪长时间隐没在以信仰为本的基督教神学-哲学的权威之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在人欲超越神权控制、建立自身之存在尊严的企图下,它才通过古代哲学的复兴而重新受到重视,从此不仅成为该时代之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更影响到整个近代之哲学人学(PhilosophyofMan)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启蒙时期的文化运动。

13、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14、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康德、黑格尔哲学,科学哲学,心智哲学。出版译著《康德的先验观念论》(2014)、《黑格尔导论》(2013)、《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2018)、《伦理学》(2007)等,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15、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16、上文业已叙明,康德体系的根本关切为“人类自律”问题,而“人是自由”则是其对这一关切地回应。在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自由构成实践理性或道德的根基。然而前两大批判中康德的认识论与道德实践完全割裂,因此导致了必然与自由的对立。为此,康德力图在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将这两个分裂的部分(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但最终未能超越其二元分裂与外在对立的哲学体系。

17、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游戏冲动”并非与形式、物质驱动力对等的概念,而是指在后两者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平衡关系艺术是感性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协调,“形式冲动”指向理性法则,以“形象”为对象,是理性给道德意志与认识判断制定的规律;“感性冲动”指向自然法则,以“生命”为目标,包含了人低级天性中的各种冲动与欲望。而美学以“游戏冲动”的方式统一上述两者,以“活的形象”(livingform)作为自身的对象。借由“活的形象”这一概念,席勒以此为标准再次审视其所处时代的理论成果与社会现实。在第十八封信中,席勒与十八世纪的唯理论哲学与经验论哲学划清界限,以美学体系冲击这两大流派。第十九封信之后,席勒着重讨论了美学对人感性与理性分裂状态的弥合。他认为,美学自由作为中介缓和了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使其处于平衡状态。在此状态中,人“既不在身体上也不在精神上感受到任何强制”。

18、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的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比,感到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协调。席勒认为,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格分裂。

19、丁老师在此举出了三点关于席勒的反思,它们分别是:

20、正是为了克服片面理性带来的人的失衡,为了从人的精神入手来探寻人的全面自由,席勒才提出了审美教育学说,简称美育。

21、在汉语世界,当谈到美育对社会有何意义时,最常被提及的就是“美育促进思想道德”。关于美育与道德的关系,席勒早在书简中点明:美育的意义在于恢复人性本身的完整和自由,而不会直接有助于道德。

22、在一个崇尚专业和专才的社会里,我们更容易看到艺术专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而美育实则指向更高的人性内在的平衡和全面发展,它绝不是艺术界的小分支,而更与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精神哲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紧密相连。

23、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24、丁老师分析道:单纯感性动机和原则的问题是,它会使人停留在特定的存在,没有一种理想性的维度;而单纯形式动机和原则的问题则是,它没有办法把它的理性原则实现出来。法国大革命就是如此,人们急切地高举自由的旗帜,用理性的原则否定现实的存在,但最后什么也没实现出来,反而原先的实存也毁灭了。

25、  弥合现代性分裂状况——哈贝马斯对席勒美育思想解读的逻辑起点

26、这绝不是说“美育就是德育”,或所谓“美育是德育的工具”。

27、今天媒体上被热炒的美育,源头就在席勒这里。

28、最后讨论了游戏的意义和最高的社会理想。认为当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这时审美表象的王国就会建立起来,但只能在少数优秀的人中间找到。

29、刚才老师讲到补丁绣成小花,可我们经常面临一种情况,即我们穿的都是破衣服,就你的衣服绣着花,你完全可能被视为异类,那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第二个问题是,按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认为美不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否则可能会忽略更多的美。但总得有个标准,比如有很多以丑为美的事,使人往丑的不归路走,这些问题在席勒看来会怎么处理呢,或者老师您怎么看?”

30、(1)肯定政治自由的核心地位。席勒指出:“我们的时代状况迫切的要求哲学探究的精神,致力于一部作品中最完善的作品,即探究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政治自由。”丁老师在此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时代迫切地要求创造出这样一种政治生活呢?为什么政治生活有如此的重要性?

31、美育的特殊功能在于它成为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性、知识与道德、感性与理性的中介。这使得美育成为一个人从自然走向理性的必经之路。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它已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部分,构成了整个美育之谜。

32、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33、而一百年后,蔡元培、王国维怀着提升国人道德的热切期盼,曾经以“德育”误读了美育。

34、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35、而在席勒看来,美育有可能调和二者的矛盾,从中架起一座桥梁。

36、我在想,能不能讲出大段的艺术史掌故大概不在紧要?紧要的是,人要是对周围事物无动于衷,平时会少掉多少乐趣啊!

37、关于美的标准问题,20世纪有些美学研究者提出所谓“丑学”,它实际是回到艺术的自由本性。我们看罗丹的《老妇人》雕塑,它虽然不美,但恰恰扩展了我们对艺术感性的理解。原来,我们认为艺术感性的领域就是美,但现在我们丰富了感性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回到Aesthetics这个学科名称的原意“感性学”,或许更加能够解释这样一种现象。艺术的本性是什么,恰恰是引领我们不断冲破原先固定的感受范围,不断获得新的感受。考察整个艺术历史,艺术家们无非是在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唤起我们越来越丰富的感性经验。”

38、美和道德比较起来,道德是外在的,是外部社会对人的要求,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得不被动遵守。

39、然而,席勒的理论研究并非是空中楼阁式的写作,而是紧密的与社会状况相联系。《审美教育书简》一文即是其对法国大革命的表态。正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席勒敏锐的意识到时代的症候根源于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失衡,在这一背景下,他指出唯有审美教育方可使人趋于完整,进而实现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和谐。基于此,笔者从席勒自身理论发展史入手,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重构其《书简》中关于美育与人性的相关论证,体悟其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0、  实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审美标准,即回答“什么是美”。若说美在客观,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若说美在主观,为什么会存在普遍被认为美的事物?苏轼的《琴诗》恰能反映这种困窘。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指与琴的巧妙接触,方生出美妙音乐。其实审美也是主客观有机交融的结果,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出现“放在匣中何不鸣”或“何不于君指上听”的疑惑。

41、因为游戏冲动是人之本性中的感性和理性能力于平衡的关系下自发的表现,所以它表征了人性的自由;但是这种游戏的自由并不是任意放肆的行动,相反地,它以合理性的谐调平衡为目的,因此它亦表征了人性的自律。席勒认为,在游戏冲动中,人透过本性上的自由和自律,一方面扬弃感性和理性两种单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结合它们而创造出一种人之存在的新形象——亦即「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Gestalt)。因为这种活生生的形象表征出一种和谐平衡的、令人愉悦的美,所以游戏冲动其实是人从本性中自发运作的一个美的创造过程;此外,因为这种美的形象表现的是人性之感性和理性谐调平冲的统一状态,所以美亦成为理想人性——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福德一致的完善生命——的表征。

42、来源|布林客BLINK(ID:blinkzine)

43、图片:蔡元培、王国维,将美育引入中国的两位先驱

44、丁老师表示,我们在看反乌托邦科幻作品时,总能发现里边描绘的技术往往能够做到对人生活无处不在的监控。但福柯所处的时代还没做到这一步,目前为止,权力并未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监控。之前介绍了席勒对审美能力的演绎,他力图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审美感受的能力,别人对你衣服上的花也许不会公开发表意见,但会在内心会称赞你,我们要对人性本身具有信心。

45、“美育”由席勒提出来的。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

46、在思想运动与政治革命的交叠之中,席勒看到了片面推崇实用理性的局限;席勒看到,工业革命所强化的社会分工,在经济上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造成每一个个体人的碎片化乃至人性的分裂;他看到,法国大革命并未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真正自由,自由的根本源于人内在的精神解放。

47、  审美教育历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时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态和方式。在古代中国,美育传统蕴含在礼乐相济的审美化教育途径中。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近代随着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达到高峰。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康德的启发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康德认为,人具有理性和感性两大思维能力,但这两种能力往往难以调和,因此他试图通过“审美判断力”这一特殊的心理能力加以弥合。基于这一思想,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人的“游戏冲动”作为纯自由的活动,其主要对象是美,美是一种活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因此“游戏冲动”可以成为沟通诸多对立因素的桥梁,从而保持人所应有的完整性。受席勒美育思想影响,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均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曾谈道:“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并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诸公对美育的积极倡导。

48、19蔡元培《教育宗旨令》中谈到“美感教育”:“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49、在席勒写作《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一百余年后的1901年,远隔重洋,中文的“美育”一词在蔡元培的《哲学总论》首次被提及:“教育学中,智育者教育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

50、于是这样的标题就并不鲜见,如:“美育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工具”“以美育功能促进学校德育教育”。甚至于国家网络大学社会美育课的作业题叫做:“从社会美育的角度探讨‘路遇老人摔倒是否应该帮扶’?”这样的现象无疑是对美育的工具化误读。

51、具体来说,常规的艺术教育往往看重某项技能和某些知识的增进。无论是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拉小提琴到了能上台表演的程度,还是对唐诗宋词如数家珍,都没能超越技能和知识的层面。

52、然而,席勒并非认为这两种力量生来就彼此对立,而是在文明化过程中,人因文化的发展疏远了自然,导致对理性的单方面追求,进而形成了物质驱动力与形式驱动力的分离与对立,造成社会愈加割裂、机械的时代病症。这一论述类似于卢梭所谓“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且“社会及其孕育的不平等精神改变和歪曲着我们所有的自然倾向”。因此在第八封信中,席勒指出时代任务为培养“感受能力”。

53、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

54、1795年1月起,席勒将总共27封书信先后分三期发表在刊物《时序女神》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审美教育书简》。

55、“我不在乎你,不想花时间去了解于我无用的你,我只在乎数字、效率、业绩。”这背后,是人被错认成了利益的机器,一台可以封闭地无限运转的完美机器。

56、“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57、当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只着眼于“美的术”,而冷落了“美的育”,便使美育流于某项技能的一般培训,从而变得可有可无。

58、审美力的培养重在生活日常,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亲子活动”,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生活的美好。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去制作一些手工的东西,让孩子更具备创造力和审美力。

59、次年,又发表《孔子之美育主义》,强调“美育为德育之助”,为“道德之生产地”。

60、这样的疑问早在两百多年前被席勒首次提出,而在生活高度碎片化、虚拟化的今天,人的困境变得更加凸显。在媒体不断炮制欲望、完美、成功的时候,那些人的脆弱该由谁来承担?那些流失在计算之外的情感该由谁来表达?又如何被人听到?

61、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艺术盲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62、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63、同时,分别有两种原则和力量驱动着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上述两个部分,驱动着人的状态变化的是他的感性动机和原则。驱动着人的不变的人格的是他的形式动机和原则。感性的动机追求实现、实存,追求现实化。形式的动机追求对实存的合理化改造,把形式赋予一切外在的东西。

64、而美是内在的,是人在内心里如何建立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是主动觉悟来的内在澄明。

65、理论渊源:康德未竟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

66、0注重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绝对有利于他们审美力的形成,画画、唱歌、吉他、钢琴、舞蹈等等,都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学习。美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随便就被定义,艺术教育更是美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程。

67、1795年起,弗里德里希·席勒在其主编的《时序女神》(Horen)文学月刊上连载《审美教育书简》,经修订后又于1801年刊印在《短小散文著书》第三卷中。这一美学史上的经典文本最初是席勒自1793年起写给丹麦奥古斯滕伯格公爵的一系列讨论美与艺术的书信,一方面为感谢公爵的资助,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席勒自身政治思想的展现。彼时席勒正处搭建其美学大厦的重要时期,发表了多篇哲学与思辨的理论文章。

68、在《书简》的末尾几封信中,席勒考察了人由“无理性兽类”向“有理性兽类”(第二十四封信)、由“肉体状态”向“审美状态”的过度(第二十五封信)。席勒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人类自然状态的变迁,且点出美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在最后一封信(第二十七封)中,席勒勾勒出一个“游戏和表象的第三个愉快王国”,在这一美学乌托邦中,人们重新获得了完整的人性,最终走向自由。

69、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70、事实上,在一个极权的社会,权力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往往会对人的审美进行限制和规训。这似乎表明,审美教育很可能会危及到有些类型的权力。因此,席勒的美育之途实际上需要以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为前提;席勒原本去政治化的美育之途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可能需要再政治化。但如果我们遵从席勒本人的思路,无论如何都可以找到个人的美育空间:人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人的审美心境在任何情况下是不可能被完全扑灭的。当所有人穿着一样的衣服,你给衣服的袖口钉补丁的时候,把补丁绣成一朵小花,你就已经在与现实拉开距离,在表达一种不同于现实、高于现实的东西了。而此时,一扇通向更好生活的窗口已经悄然打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