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69句)

2023-10-05 11:33:43 59 0

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1、    杜丽娘追寻真情,岳飞追寻忠义,鲁智深追求快意人生,顾炎武自愿承担民族责任,唤醒民族自觉。四百年前他们的思想和追求是那么深刻,引起今日的我们深深的共鸣。无论是杜丽娘、岳飞、鲁智深还是顾炎武,无论是深闺少女、民族功臣、莽撞和尚还是学术泰斗都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们实现个人理想,修身,同时治国平天下。

2、在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的北周宣政元年(578)《宇文瓘墓志》(14)中,“隋”字凡四见,墓志首题为“大周使持节仪同大将军安州总管府长史治隋州刺史建安子宇文瓘墓志”,志文中有“控隋、郧之沃壤,扬沔、汉之清波”、“俄治隋州刺史”、建德六年(577)“遘疾薨于隋州”。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杨坚建隋前夜的宣政元年,“隨州”就被写成“隋州”。(顾炎武是哪个朝代的)。

3、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4、但是清朝不同,康熙禁海的原因是担心汉人造反——实际上,在成功收复台湾后,康熙确曾一度解除“海禁”。但开海之后,沿海居民与海外交往日益频繁,而在南洋生活、经商的华人群体不断壮大,这引起了满清政府恐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掌权者,这种恐惧心理甚至比“穷小子皇帝”朱元璋更甚——他们担心这些人如当年郑成功一样,在海外建立抗清基地,聚集反清队伍。

5、(7) 分见《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545503页。

6、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它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7、我们目前虽然无法看到初刻本《周书》,但是,却有可能看到比初刻本更早的宋抄本《周书》的部分内容,即宋本《太平御览》所引《周书》。《太平御览》编纂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至八年之间,早于《周书》初刻本。中华书局影印宋本《太平御览》卷一○五《皇王部三十》多引《周书》,其中“武皇帝”条引《后周书》:“隋国公杨坚为右三军总管。”“宣皇帝”条引《后周书》:“隋国公杨坚为大后丞。……乙未帝不豫,还宫诏隋国公坚入侍疾,己酉大渐,御正下大夫刘昉与内史上大夫郑译矫制以隋国公坚受遗辅政,是日帝崩于天徳殿。”又“静皇帝”条引《后周书》:“大定元年二月庚申,大丞相隋王杨坚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又加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并依魏晋故事。甲子,隋王杨坚称尊号,帝逊于别宫,隋氏奉帝为介国公,邑万户。”

8、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9、大蒙古国:1206年-1260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10、这样的事还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查资料吧。接着咱们来看看,乾隆朝修订的《四库全书》。

11、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却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传世名言。完毕!

13、主张(1)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理论;

14、其后,王昶在《金石萃编》卷三八《杜乾绪等造象铭》后加按语云:“按铭序首云‘大隨开皇十二年岁在壬□’。考隨本春秋时国,即今隨州,隋文帝初受封于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齐奔走不宁,故去辵作隋。然见之碑刻,往往通用,以逮唐初,诸碑书隨为隋者,不可枚举,此碑仍作大隨,盖未尝有定制也。”

15、顾炎武(1615-1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6、但是第二年,他又身陷黄培诗案中。康熙七年,黄培的家奴向政府告发,说黄培在家藏有攻击朝廷的诗文,同时诬告黄培家里有一个顾炎武的《忠节录》,结果就被下狱,在狱中饱受折磨,好在顾炎武坚决不承认该书是自己编纂的,好在书里也没有他的名字,所以,在友人的帮助下成功出来了,出来以后就觉得清政府实在是太可恶了。就坚定地反对清政府了!

17、(1)他们都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18、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召集翰林官员作文。题目:理学真伪论。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告诉人们: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

19、到了清末,既有太平天国之乱,又有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老百姓的“起事”,都是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理想,希望用“民间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困局。

20、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21、    1644年,崇祯缢死煤山,大事已不可问。顾炎武毅然效力于南明朝廷,加入兵部司务,死守昆山。同时,史可法死守扬州,说出了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那句台词:守城不行,巷战!巷战不行,短接!短接不行,自尽!扬州城坡,史可法沉江。(详情请看昆曲《桃花扇·沉江》)

22、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23、更重要的是,八旗男丁出生以后就有粮饷,一辈子由国家养着;在作战时,八旗的精锐先让汉兵冲锋陷阵,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旗营才出动。到了这个地步,旗营战士相当于贵族,平时养尊处优,打仗时也不是在前线冒险,长久以后旗营战斗力当然衰弱了。八旗子弟犹如富贵纨绔,训练也并不严格,两三代以后,到康熙晚年旗营的作战能力已经不足称道了。

24、    我们不要对特殊时期的特定人物进行道德批判,许多人都批评许仙软弱无能,恩将仇报,当浙江昆剧团把一条真白蛇摆在演出现场时,好多观众都受到了惊吓。当我们遇到高官厚禄与归隐山林,富贵显达与饥寒交迫,生存与毁灭的选择时,又有多少人能与真理、正义和贫寒站在一起?

25、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汉军和包衣,都是奴隶之下的奴隶;汉人百姓,甚至还不够资格做奴隶。

26、最后,当然就是杀头了。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

27、顾炎武的时代之问迄今已有三百多年,但如何做出正确合理的回答,仍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透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做出学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中华文化的精神性根脉既然从未为任何外来力量所切断,相信“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就能够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当然,任何社会如果要朝着富有生命创造活力的健康方向发展,都必须形成以全民共识为基础的强大社会认同凝聚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八字箴言,说明只有将个人品格的完善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合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和民族集体的价值理想。长期积累并不断为其注入有新的时代内容与价值意义的中华文化关怀,必然能继续发挥超越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的社会凝聚力。

28、相对于封闭而散漫的清帝国,欧洲的发展在17世纪以后,却是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为欧洲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9、惟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彞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虽其中千虑一失,或所不免,而穷源遡委,词必有徵,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者矣。

30、商(殷)朝:前1600年-前1046年前1600年-前1300年(商)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商(殷)王盘庚/

31、(16)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27-29页。上海博物馆藏拓本。

32、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33、——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34、同时批评潘耒将《日知录》视为经济之用的看法:

35、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着实努力进行的洋务运动,则是从器物上学习西方——这三人都没有提过,要从中国文化本身进行彻底的改造。不少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努力推动君主立宪的改革;另一方面,孙中山等人提倡现代的革命。

36、人格和气节方面,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教育人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从来都是要人以礼义仁智信廉耻来自律;从来不乏铁骨铮铮之人。且不说:蒙恬——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苏武——牧羊;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冉闵——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危亡之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杨坚——重建中华文明和秩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还我河山;虞允文——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明朝也不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海瑞——不畏强权,刚直不阿;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等高节之士。

37、而满清却盛产奴才。奴才从来都是卑躬屈膝的,哪来的人格和气节?

38、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39、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40、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41、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42、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4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明清之际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44、我们知道,明朝自朱元璋起废除宰相,大兴集权之制,然而,事实上,由于其后皇帝的平庸,明朝的皇权是有限的,内阁是很成熟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内阁处理了。内阁的老大称为首辅,类似与现在的总理或者首相。这些内阁成员大都是学时渊博,德高望重,聪明绝顶之人(当然有时也会有些混蛋)。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懒散的资本。

45、类似的困扰不要说对一个文科生,就是对历史学家如陈寅恪先生,也是同样的。陈先生在著述《柳如是别传》时曾特意说明:

46、汉唐朝廷都坐而论道,大臣们都有座位;宋朝以后,宰相必须站着回话;明朝十分专制,朝廷之上动辄以廷杖惩罚官员——但是,大臣还是坐着和皇帝对话的。

47、还有些学者则更进一步,如吴玉搢在《金石存》卷一一“隋安喜公李使君碑”跋引述罗泌、王应麟之说后,论曰:“按隋虽音妥,本亦有隨音。《衡方碑》借祎隋作委蛇,与《唐扶碑》以逶隋作委蛇、《刘熊碑》以委隨作作委蛇同。则隋、隨同音可知。又当时虽改隨为隋,而此碑额仍作大隨,唐纪太山铭爰革隨政亦然。是二字本可通用。一时从省,多书作隋。非必真有所恶、而禁不得书作隨也。”

48、清代过了一半,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可以作战的部队了。湘军、淮军都是以乡勇为名招募的私人部队,国家根本指挥不动。整体说来,清代中国人口从差不多两亿逐渐增加到四亿多,而旗营和绿营的编制,总数不过百万余众。

49、    1655年,顾炎武被捕入狱,危急之际,好友归庄计无所出,只好向钱谦益求援。谦益是当时文坛领袖,钱氏声言:“如果宁人是我门生,我就方便替他说话了。”明知顾炎武不会同意,归庄还是代顾炎武钱谦益为师。在戏里,朋友上书为顾炎武求情,是舍生取义,不承认书中顾宁人就是自己,还是苟全性命,留待著书立说,保存文化?此处是本戏的一个小高潮。

50、有人会说:明朝也禁海,为什么只说清朝的不是?好问题。我回答的是,明朝禁海,始于朱元璋,其后代并不想禁海,但碍于祖宗之制,不好推翻,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即便后期官方从海洋退出,海洋世界也不是权力真空。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

51、第满清无华夏。华夏的定义是什么?唐朝五经正义里面,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这便是华夏的定义。而满清入关,剃发易服,灭掉了我们汉族的汉服,毁掉了我们汉族的礼仪。也就是灭掉了我们的华夏。那么,没有华夏的中国,也就不是中国了。所以,满清不是中国。满清没有华夏!

52、满清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恶毒。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朝列为禁书。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53、此外,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却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

54、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55、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政治、八股取士、宦官专权,君主专制主义日益腐朽,渐趋衰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些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出现了反封建的追求民主的思想。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于剥削压迫人们的君主应当仇视,不应绝对效忠。两位思想家对君主专制不同的看法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韩非子和黄宗羲的思想,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都是进步的。明清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特点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这一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代表。其思想的共同特点有: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封建专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揭露封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主张人们应该“保天下”,这实际上就是反对君主专制的“家天下”,反封建色彩极为明显。

56、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我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

57、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这六无。第无傲骨,我们知道,满清是一个非常软弱无能的朝代,满清自1840年至1911年这71年间,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了无数的国土,赔了无数的钱款。更有甚者,在清法战争中,法国明明战败了,满清还是跟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满清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特结局,满清的软弱无能,简直到家了。所以,要说满清有骨气有傲气,那真是母猪都要上树了。所以,满清无傲骨!

58、中国从秦始皇以后,政府和内廷,基本上是平行的内外两个单位。政府官员并不是皇帝的私人奴仆。

59、名士张俭因为惩处得罪宦官,在被全国通缉的情况下,他望门投止,广大士民因为推崇他的名节,不惧包庇之罪并冒着破家危险收容他,孔褒、孔融兄弟甚至争着认领包庇窝藏之罪,可见东汉节义之盛、风俗之善。究其原因,是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长久以来推行的尊崇经术、推重节义、奖励廉洁的国策有关,但曹操当政出于拉拢人才争天下目的改变了这个政策,发布重才不重德“征贤令”,从此士人“不复以学问为本”,而理所当然的“以趋势求利为先”。这个改变表现在历史进程上就是曹丕篡汉,司马氏代魏,然后五胡乱华、南北分裂对峙,一直乱了几百年,到隋唐中国才重新统一整合起来。所以顾炎武老先生才感叹,要是曹操不贪图眼前利益,把东汉风俗延续到现在该有多好。

60、他建议林则徐“宜以重兵随”,并要多带能工巧匠,以“整修军器”。并提醒林则徐对于“黠滑游说,面貌为老成迂拙”之徒,“宜杀一儆百”,不这样做,“事机一跌”,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同时,龚自珍还表示愿意随林则徐一起南下广东,为禁绝鸦片烟贡献绵薄之力。

61、黄宗羲(1624-1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62、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中宗李显

63、     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曰娇妻美妾,二曰功名利禄,三曰胸怀天下。

64、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

6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观念,以其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组织,希望一切国际间的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在“国联”的架构下,经过国际公法的观念得到和平、合理的解决。欧洲为主体的近代世界,在17世纪以来的三百年间,有了非常迅速而巨大的改变。

66、有人问:如果乾隆能够多活50年,中国还会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吗?感触颇多。但一定要回答,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67、富有经验的林则徐深知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对龚自珍的要求婉言谢绝了。

68、哼!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西伯利亚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俄国,才换来百年的安定。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康熙和雅克萨之战。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