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全文文本(63句)

2023-10-02 10:47:08 59 0

论语全文文本

1、比較而言,孔子思想在《論語》中顯得比較完整、精要,《禮記》諸篇中則顯得零碎、駁雜甚至矛盾;孔門弟子的思想在《禮記》中表現更豐富多樣,在《論語》中則往往以復述夫子之語為主,缺乏獨立性,也不夠清晰;至於時人的思想在《禮記》中史料比較多,在《論語》中則顯得簡單、片斷化。(8)雖然如此,兩書所錄孔子、孔門弟子及時人的思想內容多能互相照應。

2、结合《论语》文本及诸家注疏,本章在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后所说的概率较大。《左传鲁昭公二年》记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孔子爱读书,鲁国典藏书籍,最迟在其摄行相事时已经见过。然而当时孔子未必有韦编三绝、著《十翼》玩《易》的状态。返鲁后,孔子为鲁国国老,主要精力在删述六经,以文本为手段,为后世存续先王道统与理想。而在重读《易》时,孔子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也更加清晰。孔子老年,终于知道“道之不行”的原因。道之不行,不在于孔子出仕与否。居素王之位,而能推行大道政治,必有特殊政治环境作支撑,而孔子的时代,君臣离德,权力结构错位,是不可能支撑孔子实现“变法”复礼的。

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论语》,陪我听花开花落;《论语》,伴我品潮去潮来。论语的读书笔记3新学期,爸爸妈妈给我选了一本课外书,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丛书”——《论语》。从今天开始,我就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

5、陈文忠,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首届“卓越教师”奖获得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教学名师,省高校师德标兵。国务院侨办“外派教师”专家,多次应邀赴美国、东南亚诸国讲授“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深受当地华文教师好评。从教40年,以文艺学、美学为主攻方向,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首席专家,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开拓者。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余篇,出版学术论著多部(《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走向学者之路》、《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等);主编教材多部(《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研究导论》等)。近15年在国内外作各类讲座、讲演近百场。

6、由前已知,在海昏《论语》的《知道》篇简背上,附有篇题“智道”二字。

7、(16)國武案:據張小苹先生的研究,《吕氏春秋》中的《古樂》、《音律》、《音初》三篇取材於《樂記》失傳的《樂作》、《意始》、《說律》三篇,見氏撰《從〈呂氏春秋〉看〈樂記〉部分篇章的成書年代及其佚篇》(《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又據王祎先生的研究,《樂書》、《說苑·修文》、《周禮·樂師》、《呂氏春秋》、《白虎通》、《風俗通》等有《奏樂》《樂義》、《樂器》、《樂作》、《意始》、《說律》、《樂道》、《昭本》、《昭欲》等篇,見《〈禮記·樂記〉研究論稿》第三節《樂記佚文鈎稽及分佚索因》。

8、例《衛靈公》云:“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9、  译文: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上面的人学礼是为了爱护人民;下面的人学礼是为了能性情和顺容易使用。’”孔子说:”小子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10、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1、由此可见,孔子并非没有任何底线地让弟子“各言其志”,但也不会轻易赞成一个观点而打破“各言其志”的氛围。

12、例《陽貨》云:“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3、18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

14、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全文文本)。

15、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适合做什么。”

16、这样的长度,与前引文献中所谓《论语》用“八寸策”正相呼应。这种简长,写60字是绝不可能,加之前已论及,20多字一简为经籍重要参数,所以我们看到,八寸简容字20多,在简本《论语》中最为常见。可注意的是,《论衡·正说》指出,周代“以八寸为尺”,《论语》用“八寸策”,应是过去传统的遗留。王国维甚至提出,“诸子”虽号称“尺书”,但“此尺书亦当以八寸尺言,则诸子亦八寸策也。”(31)从某种程度来说,八寸简,最早应该是“尺书”的派生品。在此必须指出的是,八寸也好,一尺也罢,它们皆有伸缩,所以我们采取了一尺至一尺二寸;六寸至八寸之间这样的说法,在此不可过分计较二尺之间的微小差距。除了它符合出土材料的实际状况之外,更主要的考虑在于,尺度在历史上的动态变化,以及千年后竹木的残损、缩水和变形等变量因素。所以,前引《论语》简虽都不到八寸,但那不能算是汉代时的实际情形。一般来说,历史上的简策比出土时都应稍长一些。而这些长度不管是一尺还是八寸,容字20是极为重要的参数。而海昏简《知道》篇正符合这一数据,应该是当时《论语》容字的常量。

1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尽孝,生活的需求是基础,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读后我问自己:老人内心的孤独吗?他们此时想听的想要的是什么?孝顺,孝在前,顺在后,懂老人的心,才能顺老人的意。所以,夫子告诉我们:色难。

19、我们注意到,虽处同一时期,但与定州本不同的是,总的来说,海昏本是文字统一的文本。而且整体考察海昏文本,在这种统一中,似乎更多地保留了古字。查核这些有限的材料,可以发现,后世被改写的今字,很多都保留了原貌。作为那个时代的善本或者定本,不仅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本状况提供了实证,在与其他文本的比勘中,也依稀可以勾勒出某种变化的轨迹。由此,海昏《论语》所反映的古今字问题,成为了考察早期《论语》文本变化的一个重要基点。限于材料和篇幅,下面仅以“知”、“仲”二字为例,来作一个文字和文本分析。

20、(32)何直刚:《〈儒家者言〉略说》,《文物》1981年第8期,第20页。

2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2、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23、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5、《論語》和《禮記》諸篇雖然都成書於春秋、戰國之時,並經過七十子後學的記錄編纂,但兩書性質仍然不同。關於《論語》一書的性質,漢儒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的論述為大家所熟知。班氏說:

26、(31)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第26页。

27、(⑦)以上问题,可参看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9、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0、先看简长问题。李零认为:“战国简的尺寸似乎还很不固定,汉初简也未必合于王氏所考”,东汉简则“可能存在王氏所考的标准。”(19)但事实上,简长标准在西汉中后期应该已经确定,典型例子就是20世纪60年代出土的武威汉简《仪礼》,根据相关研究,它应抄定于宣帝以后至王莽时代。《论衡·谢短》云:“二尺四寸,圣人文语。”而武威简《仪礼》长5—2厘米之间,正相当于汉代的二尺四寸,证明汉儒所言不虚。另外,由于它每简60字,陈梦家推断道:“武威《仪礼》用二尺四寸长简,每简约为六十字,汉世五经俱当如此。……大约以六十字为一简。”(21)依陈氏所言,则汉代经籍的标准简长为二尺四寸,容字

3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夺取。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江谦先生是民国硕儒、近代著名教育家,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始人。他早年皈依民国高僧谛闲法师和印光法师,和弘一大师是很要好的朋友,他有深厚的儒学功底,又通晓佛法。 

3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5、(2)  结合具体故事,深入浅出,理解各章含义。

36、(43)《汉书·艺文志》载:“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颜师古注曰:“王吉字子阳,故谓之王阳。”杨军等也指出:“海昏侯墓竹书《论语》当传承自昌邑中尉王吉。”(《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论语·知道〉简初探》,《文物》2016年第12期,第74页)

37、(17)何直刚:《〈儒家者言〉略说》,《文物》1981年第8期,第21页。

38、(⑥)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李学勤等主编:《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中西书局,2012年,第2237页。我们注意到,安大简《诗经》中有“周南十又一”等文字,安大简为战国时代的简牍,这是否说明在战国时代,古书中已有了篇序呢?笔者以为,答案是否定的。此处的数字序列,是对《周南》等《国风》诗歌中数量的说明,而不是篇序。(参见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西书局,2019年)

39、  子曰:“吾十有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0、有鉴于此,下面,笔者就结合相关文献,在以上出土材料的基础上,对《论语》文本及相关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研,希望获得学界的共鸣和匡正。

41、译:孔子说:“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42、1728年,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亲笔手写《论语》

43、(1)  以关键字为核心,结合字型理解含义。

44、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5、我們知道,《禮記》諸篇在《論語》對讀文獻中利用率最高。如果加上新出儒家簡中的《禮記》類文獻,《禮記》文本的對讀價值更高。(2)《論語》、《禮記》兩書在成書性質、思想內容和文體書例上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相近的字詞句式、對話記事和義理觀念隨處可見。像收入《小戴禮記》中的子思所作諸篇以及其他通論、制度篇目,收入《大戴記》中的《曾子》十篇、《孔子三朝》七篇,歷來是解讀《論語》文句語脈和原意的重要參照。盡管前賢時彥在利用《禮記》對讀《論語》方面做出過不少成績,但是全面、系統地利用《禮記》文本來解讀《論語》文句還有拓展的空間。

46、(13)《汉书》卷30《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7页。

47、(46)孙诒让在《周礼正义》“略例”中,对《周礼》文本曾有过这样的评判:“经文多存古字,注则以今字易之。”

4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9、(34)胡平生:《简册制度新探》,《文物》2000年第3期,第71页。

50、(26)見氏《上博館藏楚竹書〈緇衣〉綜合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426頁。

51、结合北大《老子》号称“善本”的事实,大概汉代的先秦典籍善本应该是以使用古字为一大特点的。海昏本也应是善本,用“智”而不用“知”,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海昏简牍的特别之处在于,竹简上虽一律作“智”,但在木牍之上却写作了“知”,成为所见文字中的例外。(49)难道它和定州本一样,也是古今字混用?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混用情况,可能比例上也不会太高,应是误笔所致。因为无论是竹简还是孔子衣镜上的文字,已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却都是规整统一的,无“一字多形”的现象,看起来它后面是有一定规范的。这种差异的产生,在笔者看来与文本性质有关。我们注意到,与竹简,甚至孔子衣镜上的文字不同,木牍上的文字很可能属于个人笔录,文字也较为潦草,为私人文本。在这样的本子上进行抄写时,用当时通行的“知”,而不是古字“智”,则不仅正常,还可反映出汉代用“知”字的普遍性,这或许也是后来《论语》文本全部被替换为“知”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52、《论语》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生活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是每一位中国人必读的文学文化经典。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更是一部必读的经典。

53、简牍上为什么要有分章符号?质言之,避免各章文字淆乱。也就是说,当各章文字编排在一起时,分章符号就有了用武之地。反之,如果各章文字不编排在一起,分章符号也就没有意义了。余嘉锡曾指出:“古人著书,多单篇别行。”(12)如再进一步言之,古书的早期形态,应该是由章而篇;由篇而书。尤其是像《论语》这样“各有所记,……相与辑而论纂”(13)的著述,应该是在简牍上先形成一段(章)文字,作为独立单元而存在,然后再将它们缀合起来,系统化为书。这样,当每一章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而存在时,无论撰写还是抄定,就不需要分章符号。

54、案:此章解釋大致有兩種意見,由此也形成兩種不同的句讀。一種意見認為,此章只講“禮之用”而沒有講“樂”,可參考孫欽善先生的意見,此不詳敘。(19)另一種意見認為,此章實際上是講“禮樂相須”之道,筆者同意這種說法。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化引《樂記》為證,宋邢昺《論語注疏》進一步引述相關文字,可惜學界多不是之。然而通觀《樂記》諸章,凡言“和”多指樂、凡言“節”多指禮,這種情況具有普遍性。比如《樂本》章云:

5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语义很虚的转折,可不译。

56、事实上,考察《论语》学的发展历程,直至宣帝时代,《论语》文本可能还保留着相当的古貌,《论衡·正说》载:“至昭帝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由此,那时篇序未标注而出,实为常态。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宣、元以后发生。前已提及,今本《论语》的源头在西汉元、成时代的张禹,他统合齐、鲁,建构了所谓的“张侯本”,但张禹的经学是在宣、元时代崭露头角。《汉书·张禹传》载:“为《论语章句》献之。……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我们注意到,在张侯本的建构过程中,确定后世的篇题规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张禹的工作,应该就是在宣帝时代《论语》无统一篇序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文本调整的。《张禹传》载:“始,鲁扶卿及夏侯胜、王阳、萧望之、韦玄成皆说《论语》,篇第或异。”细绎文字,我们看到,夏侯胜、王阳、萧望之等皆为宣帝时代传《论语》的大师,他们或齐或鲁,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篇第或异”,也就是说,他们的《论语》文本,篇次之间各各不同。但张侯本出现后,篇题篇次开始为各家所认可,并成为官方标准,随之流布后世。考之史籍,齐、鲁《论》在篇次上开始趋同,皇侃《论语义疏序》曰:“齐《论》题目与鲁《论》大体不殊。”而在汉代官方的权威本熹平石经中,《论语》为张禹系统的《鲁论》本,我们更可以看到,这一文本中有着“子张第十九”等篇题。(⑩)

57、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58、(3)見氏著《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第205-206頁。

59、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0、這幾年,学界對《論語》的解讀很感興趣,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我讀新見。面對眾多的注釋,我们到底需要解讀《論語》什麼,最終又要解讀《論語》到什麼程度?其所以提出這個問題,與《論語》一書的特殊性極有關係,也與禮樂語脈的儒家思想相關聯。比如,《論語》成書性質和文體書例尚未完全厘清,編纂者範圍需要擴大,編纂過程力求細膩,“語”類體式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又比如,《論語》篇章及相互關係之梳理有待深入,篇章大義或可重新探討,篇章關係也是可延伸討論的問題。再比如,《論語》文句的疏釋遠未完備,有些疏釋內容淺近,有些疏釋思想簡略,也有些疏釋純屬己意發揮。

61、补充材料: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遭打击,他的学生虽然也有过怨言,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时地赞赏过他的这些学生们。

62、“《论语》并非一部成熟之作,而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钱宁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