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50句)

2023-09-18 09:41:55 59 0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子贡不听我的教导,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2、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触及学生的灵魂来唤醒学生的良知良能,进而激发出学生巨大的潜能,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

6、《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

7、l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8、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9、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10、l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11、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12、学而优则仕,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

13、孔子提出了儒家学说,尽管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而《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15、当阙d有个儿童来向孔子传信时,有人问孔子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个要求上进的人。孔子说:“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应该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辈长者并肩行走,不像是想通过学习使自己上进的人,而是急于成名的人。”

16、l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17、l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

18、这就启示我们,教育不是老师把一个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19、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主张要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去独立自主地、积极地思考和自学,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要随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更不要随意地去做过多的讲解。

20、子产不毁乡校之事可以证明,孔子之前有正腐创办的各级义务教育制学校,连傅说、百里奚这样的农民工、奴隶都能学知识,所以才有朝一日逆袭成为名相。

21、l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2、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23、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24、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25、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26、《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编撰而成。

27、阙d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宪问》)

28、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提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水平高低不能通过学习转换吗?那要你这样的老师干吗?

29、他把“为学”与“为人”等同起来了,并且把一个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知识教育之前。即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31、(3)忠信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 民无信不立。(《颜渊》)

32、l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33、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34、第四孔子认为所有人都要接受教育,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能力和品质。

35、     孔子不赞成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来确定学什么和怎样学,或者是根据孩子的自身客观条件来判断他值得教育还是不值得教育。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

36、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易混点。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7、全书论证逻辑紧凑严密,观点鲜明,行文简而有要,不失为一本介绍孔子教育思想的优秀著作。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38、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9、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40、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有教无类”满足了平民入学接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41、平民学校也是由他建立的。

4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4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4、l             (《卫灵公》)

45、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46、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47、l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48、孔子在思想教育方面主要是总结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人类社会甚至动物界共有的美德,但并不是说他不总结,人们就没有这些美德;更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种思想提倡不孝缺德。

49、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有道德,然后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掌握一定的才能,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