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思想(65句)

2024-04-19 08:02:13 59 0

王阳明思想

1、嘉靖年间,民众暴乱久久不能被平复,于是有过平叛战乱战绩的王阳明被派上战场。经过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乱很快被平定。战乱被平定后,王阳明本来就有的肺病日益加重,于是便向皇上请辞请求告老还乡,但没等得及皇上批复,王阳明就先自己回了家乡养病去了。后来不久王阳明就病逝了。

2、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说为理路脉络发展出来的致良知学说,乃是以简易直截的方式直指本体,并将之前各种成德的方法都纳入了工夫的范畴,而更能显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心学思想特点。

3、  阳明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知行合一。“知”在这里指良知,阳明强调真知真行。阳明学告诉我们,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修身齐家,用来尽伦尽职,为政理事。做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这个道理。这一点,可以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

4、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王阳明思想)。

5、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6、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7、在提出“致良知”说之前,王阳明曾经陆续提出过三种学说,即静坐说、明镜说和立诚说。这三种学说虽然各有局限,但是都为“致良知”打下了基础。所以,若想了解阳明心学,我们不可不知阳明思想的发展路径。

8、王阳明的弟子守衡曾向王阳明请教“诚意”。王阳明认为《大学》的主旨即为诚意,诚意之关键即为格物,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由诚意来实现。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心学的精髓。对此,王阳明补充道,功夫之难点就在于格物致知,格物即诚其意。意若诚,则心自正、身自修。然正心、修身之功夫又各不相同,正心为喜怒哀乐处于未发之时的功夫,修身为喜怒哀乐处于已发之时的功夫。总之,心若正则意“中”,身若修则气“和”。

9、(良知: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两大特点:良知与生俱来,永远存在;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10、(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1、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12、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13、  另一方面,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

14、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5、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16、  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王阳明对自然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皆有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

17、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18、   在本书解读之前,为了让大家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有个基本了解,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19、“静处体悟,事上磨炼”,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引人深思,世称圣人的他以其心学令人崇拜,跨越千古仍大放异彩,存于生活每一角落。

20、“致良知”乃是阳明的晚年定见,也是学问大头脑,无论王门后学如何分化,都无不以良知学为根本宗旨,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之深,虽在愚夫愚妇亦能开口即是良知。

21、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等进德修业基本原则,更概括了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必须做到的四个方面。

22、  在龙场期间,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聚徒讲学,培植后进,弦歌不辍。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以仁德感化四方。阳明认为,天下没有不被感化之人,应邀写了《象祠记》。他尊重少数民族,尊重其上层人士,又坚持原则。对待少数民族,《礼记·王制》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儒家的这个主张很有道理。

23、王守仁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甚至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则是象山,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24、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恢复天理。

25、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26、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7、 王阳明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其源头是孟子。孟子强调主体精神,这和孔子有很大的不同。孔子讲温良恭俭让,做谦退的君子,而孟子讲“吾善养我浩然之气”,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孟子又讲人性善,天然就是善的,性善在于“四端”,这些都是王阳明思想的源头。

28、③作用: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9、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直下贞定了灵性生命应有的道德理性能力,揭示了活泼心灵必有的直观反映能力,突出了存在与存在之间互通互贯的价值意义,最大化地强化了人的意志力量及其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

30、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纸上的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王阳明说过,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有群友说,王阳明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王阳明的一生,就是他心学的最佳代言。

31、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32、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3、  正是在兼具“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阳明将良知视作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良知赋予了天地鬼神万物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价值意义的创造本源和主宰力量,具有绝对性和根源性。人因为有此良知,就可以和天地宇宙会通,可以充当宇宙天地之心,从而肩负起协理宇宙天地万物的责任。正因为良知如此重要,所以阳明断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34、释文: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35、《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

36、  阳明学的现代意义,其实是由阳明学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37、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之前,将诚意作为培根之学的主旨。当他提出“致良知”之后,致良知就成为培根之学的主旨。

38、(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39、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40、  阳明坚持儒家的宽政主张,以佚道使民,强调官员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虽劳不怨。他勤政守职,视民如伤,治庐陵时,辟城中火巷,绝镇守横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41、向时未见得向里面意思,此功夫自无可讲处。今已见此一层,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昨论儒、释之异,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

42、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43、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44、  阳明认为,圣贤经传当中有时偏重说知,有时侧重说行,实际上是针对不同的人来说的。在根本意义上,知行就是一回事。但是,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之学,在修养功夫上是主张先致知、后涵养的,也就是主张知先行后的。阳明认为,程朱实际上将知和行割裂了开来,造成后来学者离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因此,他的知行合一之说,也是针对程朱理学功夫论的偏失,以及明代士风堕落的现实情况而产生的。

45、王阳明年轻时“自幼笃志二氏,自谓即有所谓,谓儒者为不足学。”(他的原话)

46、  良知是主宰,是准则。“致良知”说既简易直接又内涵丰富,将阳明的整体哲学思想完满地表述出来了,标志着阳明哲学建构的最终完成。

47、  龙场悟道在阳明学发展史上乃至整个儒学思想史上,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48、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49、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0、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51、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52、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53、《知行合一》是一本叙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全传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54、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55、  阳明一生的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讲学和社会教化为中心而展开的。阳明讲学究竟讲些什么内容呢?

56、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57、他以“四有”说工夫,以“四无”说本体,既兼顾了有与无,又涵盖了渐与顿,本体与工夫一并打尽,依照不失致良知的目的性根本旨趣。以无说本体,虽有本体而无本体之相,虽有工夫而无工夫之相,乃至无之一字亦浑然相忘,只是一圆融熟化境界现前;以有说工夫,则必须时时处处实地践履,步步下学以上达,刻刻调适而上遂,一样可以凭借循序渐进的方法臻至圆融熟化妙境。

58、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59、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后,引起了很多争论。为了让世人理解“知行合一”的主旨,王阳明主张通过“静坐”去自己觉悟心性的本体。龙场悟道不是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吗,那么,就通过“静坐”去体会“道”与“心性”。

60、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跟王阳明学修心”→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61、时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能做到按时温习所学知识的关键,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要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忘学习。

62、“明”人“明”诗|王阳明儿时的怪梦,多年后竟然成为现实?

63、《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64、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