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而不厌(37句)

2024-01-21 16:39:43 59 0

学而不厌

1、  提问:冯老师,您好!我是刘娟娟。(冯老师补充:名字很熟。)之前没有见过。第一因为我比较年轻;第二因为我资历比较浅,不会有太多问题,现在就问一下“三好学生”的好好读经,好好读先生理论,好好读牟著,三个是穿插进行呢?还是分阶段、分主次进行?(学而不厌)。

2、  零基础宣导就是让不了解读经的人了解读经,你只有这样做,才能主动积极地扩大读经圈。只有底盘越大,上层建筑才越稳定。为什么文礼书院的捐款这么困难?我认为一个原因就是读经圈太小了。如果读经圈扩大了五倍、十倍,我相信这个捐款是不难的。这是我的一个思路。但是零基础宣导需要很多人,读经圈大咖级人物都特别特别忙,他们去讲零基础宣导,不太现实,第他时间不允许;第请大咖去讲零基础宣导,不免大材小用;第如果大咖不照顾零基础听众,讲得太高,易引起对立。所以,我们需要大量宣导员,那怎么办?就培养、培训啊!

3、  续问:那讲有基础的话,是不是也要推荐大家去读教授的理论著作?

4、《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5、  提问:我来自德国,致谦学堂怀仁老师今年2月离开德国以后,把一些宣导工作交给了我。我在德国几个城市也有宣讲,我非常理解您说的这句话“宣导是个行经的过程”,和我一起差不多时间开始读经的几个朋友,说看到我宣讲之后的蜕变,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按您说的,不要太顾及自己的脸面,要讲出去,这对我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锻炼,我也非常感谢怀仁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

6、  所以,我预言,踏踏实实读牟著,才有可能接续孔孟心传、如斯领法,才能贞定读经方向,晓畅读经本怀。而真读过牟著,才知道啊,读经界真踏实读过牟著的,少之又少啊!我自己是切实的受益者,所以,我到处劝导、不避饥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7、白水英,初中数学一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东坡区优秀教师,2008年获十佳班主任称号,所教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参加青年教师赛课获二等奖。在现代教育的教研论文>获一等奖。

8、约瑟夫·儒贝尔(JosephJoubert,1754-1824),法国道德家和散文家。他生前未出版过任何作品,但他热爱写作,时常用文字记录生活。他涉猎广泛,文字活泼,在他过世后,人们把他的手稿重新汇编,发表了《思想》《儒贝尔思想集》《儒贝尔格言》。

9、三尺讲台,执着耕耘,传续薪火。她总是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幽默的话语总能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总能让课堂妙趣横生。就这样,她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奇妙世界的大门,引领孩子们感受数学的美好与神奇!面对讲台,背靠黑板,在时光的长河里,白老师用辛勤的汗水编织着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她要让每一个孩子在数学的世界里绽放自己的最美丽光彩!

10、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班级发展的核心。每一位班主任的个性特点都会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因此,符合规律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有如百花齐放。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11、   毛刚飞和王红元两位专家对这两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两位老师在专题教学中,角度好,切入深,活动多元化,能在开阔的背景下去组织课堂教学,实属难得。

12、   为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学管理,4月7日,语文、英语、政治、历史以及地理等五门学科的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莅临我校进行调研活动。主要内容涉及高高三教学情况,高一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工作,高考、选考复习工作及教研组建设情况等。

13、  我们经常说人才啊,曾国藩不是讲《原才》吗?“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我们做读经教育,就去做塔尖的那个一必须有非常深厚的心性功夫,才能感通别人,感通天下。你越高,这个立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力道是很强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沛然莫之能御!不是说要强、要压人,不是,而是本来如此,我们把本心给激发出来、如如呈现就好了,读牟先生著作是做好的办法,时代会考验一个人,道心坚定不坚定。谢谢!(众鼓掌)

14、真实学习与深度学习是怎样的?真语文与正道语文又是什么?带着两个具有深度的问题,李老师提出两个“改变”:改变之“样貌”,改变之“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成,已经实现了从单篇到多篇再到整本书的跨越,“课,并不是我们原来之所想”值得深思。李老师一个又一个的实用案例让在场的老师们赞叹不已。

15、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她通过观察与研究,逐步建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方法,给当时的幼儿教育带来了一场变革,著有作品《发现孩子》《教育人类学》等。

17、第现在执教北大,我一直在想,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理解,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学生并不是老师的私属。张先生在北大任教的年代,师生关系远比现在松散,凡是在校听课的人都是张先生的学生,张先生是大家的老师,不只是某几个人的老师,学术更有天下公器的味道。不像现在,老师拿学生当子弟兵或打工仔。学生靠老师出名,老师靠学生出名,拉拉扯扯,彼此都用得着。张先生绝不是这样的老师。

18、果不其然,经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白老师真的是一位好老师!以前小学孩子每次回来的数学作业,我都是亲自检查,错题还要讲解。现在孩子的数学作业我都不用操心了,我儿子说:“白老师说了你不用检查,她会给我检查批改,不会做的也不用在网上搜答案了,白老师说了不准搜,我做不来明天白老师会给我讲的。”经过白老师一学期多教学指导,我儿子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月考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他成绩的进步真的要归功于白老师的悉心指导!

19、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20、  冯老师答:这个次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做的师资培训的工作。六五文集文章很多,如果每天用1个小时去看,就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了。我们做师资培训就是根据培训目标、时间和学员程度,把一般老师眼下最关切的问题有个课程体系的编排,要有明白的老师带领、按板块推进才好。当然,读经不像知识化学习,体系特别特别的严整,但确实有基本的学理,大体对就可以了。就算带领的老师不太明白也没关系,因为有体系在,从头到尾读下去也好,大体上八九不离可以把基本的问题解决掉。

21、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基本上暂停对外连续性宣导了,让我书院的老师们出去。今年年初,王欢锋老师连续对外宣导,我计划让他讲到春节前,讲一年;然后再推陈亿挺老师和谭觅老师出去……但是这个“推”也不容易,因为一个地方做宣导是不容易的,我们老师的能力也不是说一定非常强,还需要磨练。我发现,读经圈还有个现象,有的老师读经读很长时间了,理论学得也挺好,但是为人做事还是不够,你让他踏入社会做世俗工作,他也不愿意,但待在读经圈感觉作用不大,好像就是个平常人,可以称之为“读经寄生虫”,生命扶不起来。可能每个单位都有吧,我就有些着急:人的生命成长不起来的话,他做任何事情都不行!他不知道内求,他只向外界去抱怨,误人误己。所以现在,我想个办法,就是推出去宣导。

22、我记得,200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时,有个教中文的老师跟他的美国学生说,你可别忘了呀,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父母”,这个学生毫无反应。因为美国没有什么“终生父母”。父母管小孩,顶多十几年,孩子一大,就自谋生路。人家没有啃老族,也没有啃小族。

23、  我认为这个宣导,就是“行经”。一个读经老师如果能宣导,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能放得开,他有种感人的力量,这“感”从良知而来,不是某种情感,而是一种良知的感,有一种慑人的气魄,用孟子的话来讲“以志帅气”。宣导很重要的就是气场,有的人气场弱,有的人气场强,气场强的人也要从理而来,这个“气”才不是一般的“才气”;气场弱的人,如果你有道理在,你也会有内在的气场。所以,气场的核心是良知的内在力量,孟子讲“志壹则动气”。这个“志”,就是心之所之,就是你的心灵有没有方向和力道,你的心灵有力量,你就一定会有气场,就会动人。什么人适合宣导?像我这样不擅长演讲的人都能出去宣导,诀窍在哪?很简单,就是——豁出去、不要脸!我的话有点糙,但是话糙理不糙,就是你不要太顾及自己的脸面,你讲得不好,听众反应不好,又能怎么样呢?这个太顾及自己的脸面,其实是一种动物性的表现;咱们就本着自己的良知去讲,把正念提上去,我有什么想法就讲出来,从理而行就好。往往不考虑结果,结果反而非常好。

24、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deSaint-Exupery,1900-1944),法国作家、诗人、飞行员、记者。他的寓言故事《小王子》问世后风靡全球,被译为数百种语言,成为出版史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25、我对张先生最最佩服的一点,说实话,是他没有门户之见,不传衣钵,不立山头,不拉队伍。学问越大,人越谦虚。人越谦虚,越能容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大家都愿意当他的学生。

26、  但我本身是没有演讲能力的,口才很不好,非常害怕公众场合讲话。现在跟你们讲,好像你们都不相信啊。以前在白羊沟,不能公开讲话,都是很短很短的,一讲话脸红脖子粗,是没办法上台面的。但一定要去宣导啊,万事开头难,怎么办?我就想:我不能做演讲,但是师资培训我有经验,我可以做课程。正好王老师提倡“求学六小篇”,我就觉得以“六小篇”(它正好是个入门)作为课程的一个宣导形式,我比较能得心应手、去主动宣导。

27、  怎么去宣导家人呢?根本办法就是我们从自己改变,进而去影响他;不是去影响他,而是自己改变,自然会有影响。他看到你改变了,散发出人性的光芒,这个人有吸引力,他就想跟着你走;如果你不改变自己,你向他去宣导的话,他感觉是一种魔爪,去把控他,他当然感到难受了,这个执着就是对别人的压迫。你从王老师身上也看得出来,他从来都不执着,从来没有要求任何别人做任何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你要求别人做,别人会感觉到压力,事情反而做不好。

28、  现在,我做读经教育是非常清明,我自己认为没有任何疑惑,这不是王老师让我为他做事情,而是做我自己的事情,它更是我自己生命内在的要求,不容自已。所以,我在外面宣导,我几乎都这样讲:我们要做读经教育的“三好学生”——好好读经,好好读王老师理论,好好读牟先生著作。

29、  冯老师答:嗯!最好是还是要自然而然,不要太过,太拽、太拉,自然使劲,不然给人一种压力、执着,他感到一种控制,被人控制感觉不好,谁都不希望被人控制的,你让他感觉到一种自然的力量,就感召、感通,不是一种业力的感召,而是良知、光明性的感召。你要发光,让他感觉到光明,谁不愿意看到光明呢?看到光明,他自然会跟着你走,受你影响,所谓趋光嘛,跟着光走。

30、  对,只要从心而行就好。最近,我发出一个读经宣导“上山下乡”运动,受以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包围城市”启发。现在读经宣导面临一个问题,各个地方是有了宣导的需求,再跟我们联系,这种宣导叫自然宣导,其实我走多了之后发现,只要我多问问、能不能主动去挖掘啊?唉,往往就会有很多啊,真的啊!比如说,你能够发动人吗,看看能不能在乡镇的小学、农村的小学校去宣导?现在风气好多了,宣导读经,一般没有政策障碍了,你就讲“国学进校园”、“传统文化落地”嘛!一般像一个乡镇有十来个村小,还有幼儿园,这样下村宣导的风险和成本是最低的,只要有人愿意主动牵线搭桥,就可以让老师去锻炼,我敢肯定:哪怕是一个“读经寄生虫”,只要下村宣导一周、连讲几场,立马就会有变化。有些老师性格比较懦弱一点,气场比较弱,“扶不起的阿斗”,但他讲完几场之后,虽然身体还不太好,但是他也不愿意停不下来,他不宣讲的话,于心不忍。有的老师就会从象牙塔里边走下来,认识到社会的现实,生命有知觉、起痛痒,因为下村看一看呐,铁石心肠都会掉眼泪的,若要说性情教育,请问,还有比这更自然、更能激发一个人内心良知的情景吗?这就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啊!

31、岁月斑驳,流年似水,却带不走她心中对教育的激情与热诚,日月星辰的更替、春夏秋冬的轮回,她依然在这里,淡雅如菊。白老师是位温暖、睿智的老师,遇上她就会遇上更好的自己。——王秀珍

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郭恩绵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四十余年,精勤不怠,学而不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4、  同时,因为越学越深,会与自己以前固有的观念产生了矛盾,比如之前是从朱子理学而入,受钱穆先生、冯友兰先生影响颇大,虽然道德感也很强,但基本上还是属于国学、学问的思理,对于王老师读经教育背后的牟宗三哲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疑问很大,这就产生一些矛盾。在当时来讲,王老师讲读经,90%认可,但是新儒家义理,大部分是不认可的;但也可以说,大部分认可,一小部分不认可,只是这一小部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来因为教学,包括和领导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有一些问题,造成自己生命的一种来回拉扯、纠结,困惑不解,身体也一度极差,2014年6月,还曾想过退出读经圈,感觉迷茫无助、前途无望。

35、11月7日,该段d委组织青年职工开展“不忘初心跟d走、安全时刻记于心”主题座谈会,邀请9名退休老干部参加。通过学习d的十九大报告和讲述老一辈铁路人的对d忠诚、立足岗位保安全的事迹,引导广大青年以d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牢记历史、不忘初心,集成前辈们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素养,积极践行“为实现强局富工奔小康的哈局梦”而努力奋斗!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一种严谨的求学态度。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