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黑格尔名言德语原句(74句)

2023-12-24 10:27:05 59 0

黑格尔名言德语原句

1、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2、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黑格尔

3、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4、胡克不到30岁就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却养成了打压新人的坏习惯,而当时声名鹊起的牛顿就是受害者之一。

5、1835年,17岁的马克思进入了同在莱茵地区的波恩大学。最开始还是按照父亲的意愿,开始攻读法律。在波恩读了一年,隔年又转到教学实力更为雄厚的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必须要指出,就学生身份而言,马克思无疑是一名大学霸,虽然他后来因为志向转移而放弃了法律专业,但就这两年的学习,已经足够让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法律人了。14年后的1849年,普鲁士政府想要以煽动叛乱和抵抗当局的罪名将这位《新莱茵报》的灵魂人物判刑。在审判庭上,马克思没有请律师,而是手举一本《拿破仑法典》亲自小试牛刀。显然,对上马克思这种学霸是普鲁士政府的不幸,法庭辩论之后,所有陪审员一致投票裁定——马克思无罪。(黑格尔名言德语原句)。

6、而8年后牛顿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完整的牛顿运动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运用创造的微积分证实了定律的正确性。

7、新翻译更符合德文原句的句法,以及将「问题在于」这一过于意译化的译法改为「重要的是」。按通行译本:「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8、二人的渊源起于一次胡克对牛顿演讲观点的煽动性反驳,让牛顿多次感到挫败和愤怒。后来的一次关于力学的讨论,胡克猜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原型,却无法证实其正确性。

9、给小H留言,小H和你一同去探索文字的魅力世界!

10、WernieseinBrotmitTränenaß,

11、张先生是在西南联大期间通过贺麟先生的“哲学概论”课与黑格尔结缘的。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即由贺先生指导,题目是《论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思想》。在以后70余年的时间里,张世英先生的研究重点有所变化,但他从来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离开过黑格尔。纵观张先生几十年的黑格尔哲学研究历程,可以看到这样几个鲜明特点:第研究范围广泛。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几乎所有部分均有深入研究,并且均有相应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问世。第研究视野开阔。前30年,他基本上是在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背景下研究黑格尔;后30年,他基本上是在现当代西方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审视黑格尔。第注重概念分析。由于受过分析哲学和逻辑学大师金岳霖先生的亲传,张先生对黑格尔的解读总是逻辑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每每能够让黑格尔说中国话,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和理解。第国际影响巨大。他的黑格尔研究曾对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巴迪欧产生过重要影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彼得·巴腾教授更是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如果西方人不了解张世英对黑格尔的解读,他们就没有权利评判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研究水平。

12、出自:AlsoSprachZarathustra,EinBuchfürAlleundKeinen.(黑格尔名言德语原句)。

13、扬弃包含着一种有保留的放弃,有克服的继承,有终结的持续。旧有的许多东西并不能单纯地被丟掉或取消,而是要在它本身中发展新状态,最后导向高一个层次,成为更复杂的统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用“超越”一词来形容也许更准确。但汉语的“超越”又不含割裂性的深层意义,所以或许可以改作“逾越”。

14、后来胡克要求牛顿在书上注明自己才是万有引力定律的猜想者被牛顿果断拒绝,并在回信的末尾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说我比别人能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其实是在讽刺胡克的身材矮小,身形佝偻,并表明自己的成就与之无关。

15、不在句首的「因此」(Daher)放回了句中,以及将„religiöseGemüt「从「宗教感情」改译为「宗教情感」。理由同上条。

16、然而这样的翻译是极其不负责的,完全曲解了原句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7、JohannCarlFriedrichGauß

18、列宁 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 Ленин

19、Aufheben原是一个德文常用词,具有拾起、保存、取消、废除等多个含义。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经过康德、费希特,尤其后来黑格尔的发扬,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词汇。黑格尔明确把它作为同时具有否定与肯定双重含义的概念加以使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也用到“扬弃”一词,并与黑格尔的词义相同。

20、“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AbstraktioneninderWirklichkeitgeltendmachen,hei?tWirklichkeitzerst?ren.)

21、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黑格尔

22、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23、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24、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黑格尔

25、如果我们以康德那样的哲学家的形象来描述孔子及儒门后学,那么许多信息已经被遗漏了。

26、再看儒家的哲学体系,除去指向道德标准的那一部分人,从韩非,到王弼、张载、程颢、程颐、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的定义基本都指向了自然规律。

27、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28、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29、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30、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满足于在理论上去解释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是重要的是,必须要改变这个充满了问题的现存的世界。同样,如果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而忽视改变世界的实践,对于世界的解释同样也是脱离实践的,因此是非现实的,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31、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中文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外文名: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  别名:黑格尔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人)

32、以下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翻译和简要疏解。 

33、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34、但正如刚才指出的,“有限者”和“无限者”其实是同一个运动的不同环节,所以有限者必然会转变为无限者,正如无限者也必然会转变为有限者。黑格尔说:“有限者的本性就是要超越自身,否定它的否定,成为无限者。就此而言,无限者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结的东西凌驾于有限者之上,以至于有限者竟然能够驻留在无限者之外或之下。”25因此没有什么单纯的有限者,也没有什么单纯的无限者,毋宁说,任何一个东西本身都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是有限者和无限者的统一体。这才是“真实无限”。很多人对这个统一体大呼小叫,而这只不过表明他们仍然囿于知性思维,即把“限制”、“有限者”等规定看作是恒久不变的东西。

35、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36、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黑格尔

37、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38、麻木而冷漠的民众,是专制政体最稳固的群众基础。

39、事实上在汉语言中的“合理”更多意思指向了个人情感意识下的主观愿景。也就是,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在读到合理一词的时候是无法避免在不自觉中混入自我主观情感期许的道德准则评判的。

40、世界上真正的悲剧不是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冲突,而是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41、紧接着,马克思指出,思维和真理的关系的确定,或者说思维和对象是否可以相即,人的思维是否能够把握到关于具体对象的真理(请注意:对象性的真理,就是在第一段所谓「对象性活动」中被发现,被反思,以及被确证的真理;甚至,关于人类历史的真理,更是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规律的真理吗?),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针尖上有几个天使」的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人的思维的真理性,即,人的思维是否是对对象性真理的确实把握,以及他的这种把握是否可以现实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也必须在他的具体实践中被检验和证明。而关于与实践无关的思维的现实性与否的争论,还是交给神学家们去胡思乱想吧!

42、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43、天地不仁,是为大仁。试想我们的生命源于何处?我们的栖息于何处?我们繁衍进化于何处?答案都是天地,实际上正是天地对万物的一视同仁,导致了我们察觉不到大自然的仁,所以才有了天地不仁一说。

44、《书读完了》中有众多章节都是以对话的形式书写,或甲乙二人对话,或人与诗对话,或人与文章对话,有问有答,好看精彩。

45、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46、出自:Götzen-DämmerungoderWiemanmitdemHammerphilosophiert《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1888

47、UndverlorenseiunsderTag,wonichteinMalgetanztwurde!

48、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49、Feuerbach,deraufdieKritikdieseswirklichenWesensnichteingeht,istdahergezwungen:

50、根据后世研究者的看法,马克思反映在中学毕业的宗教论文中的思想,很明显是受了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影响。但马克思并不是无条件接受父亲的一切指导。亨利希曾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名律师,至少能像许多上层子弟一样,成为军官、官僚或商人,进入普鲁士体制内。而马克思在那篇题为“看年轻人的职业选择”的德语毕业论文,清晰鲜明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择业时,要选那些可以为人类做最多事情的职业,这样重担才不会将人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我们不会享受到那些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快乐,但我们得到的财富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功绩虽然默默无闻,但产生的影响却是永恒的。高尚的人,他们的眼泪将浸透我们的骨灰。”

51、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黑格尔

52、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下改变对象的念头。

53、综上所述,黑格尔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的中文翻译,将“vernünftig”译作“合理”的版本,不管是冯友兰的“凡存在者都是合理的”;或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梁志学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的译法,以及日常的很难考证源头的已经沦为街头口头禅的更加简单粗暴的“存在即合理”。因为“合理”多样的词义,无疑无法做到给读者传递准确信息的目的。甚至,这一译法暗示了不合理现象的合理性存在,使这一本应体现哲学的严肃、严谨的命题沦落成为人人都可以加以嘲笑批评的笑柄。这严重背离了黑格尔的写作本意。而即使是范扬、张企泰、贺麟将“vernünftig”译作“合乎理性”的版本:“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样的翻译也很难规避其歧义性带给读者的困惑。

54、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轻学子们还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读书,可见大师们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绝伦、妙语连珠。

55、如果你细究黑格尔的这句“名言”的来源,就会发现:原句在黑格尔著作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Grundlinien derPhilosophiedesRechts》(即《法哲学原理》)的序言部分,它被翻译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与国家学纲要》序言第11页,1979年,商务印书馆,范扬/张企泰译);第二次是出现在他的《小逻辑》序言第6节中,它被翻译为:“在我的《法哲学》的序言里,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小逻辑》,1982年7月,商务印书馆,贺麟译)。很显然,从商务印书馆的这两个译本中,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或“存在即合理”之意。

5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现在经常被我们化用来歌颂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实际上在当初这是一句极为典型的情诗。

57、读的懒就是要读的巧,要高效率的读书,不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要读透文章,要读出文章的留白。

58、黑格尔解释事物的发展,扬弃是基本概念之一。黑格尔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于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

59、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60、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61、相对于无神论者所倡导并对之孜孜不倦加以追求的“客观规律”、“道”、“法”、“理”,有神论者寻道的过程则要简单轻松许多。《圣经》中:“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神与道是自有永有的、双位一体的存在,对神的信仰可使信徒直接从神那里获得“道”,这是一种捷径,省去了无神论者追求真理的艰辛过程而直接使心灵获得了归属感、安全感体验。

62、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63、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64、只有在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做目的时,性命才有价值。

65、对于老黑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的译成“存在,即合理”或“存在即合理),其实本狐一直在怀疑它翻译得是否准确和正确,因不懂德语不敢枉下结论,但本狐总觉得,以老黑的智商,他会说出这么弱智荒谬又违反常识的话来吗?

66、由此我们也认识到:凡事要学会用常识来进行独立地思考,不要被某些人用一些所谓“大家”或“理论权威”们的“哲理”“名言”所迷惑、所吓倒,因为在许多时候,常识比“权威”们的“哲理”更可靠,特别是当一些所谓的“哲理”明显违背“常识”的时候。

67、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别人是虐待狂,既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是爱情。

68、所以,我们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译名来取代它,至少应当对这一概念加以充分的解释,即应说明:扬弃既不是怀着愧惜的心情对旧有东西加以掂量,看哪些还可以保留,哪些是不得不弃的;也不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对未来的东西加以预防,以免在得到新的好处的同时又带来新的祸害。相反,扬弃是否定,更确切地说是自否定。它就是投身于“死亡”,投身于“绝对的支离破碎”,并从中得到新生;或者说,这种否定或自否定本身就是新生。此外,扬弃也不是以现有标准去识别和审查正在发展中的东西。毋宁说,扬弃正是标准本身的形成过程,扬弃本身就是由于现有的识别标准已经过时才显得刻不容缓(参见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08年)。

69、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解析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大写「总和」这一名词的首字母}

70、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常缩写为G.W.F.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71、对于第一个问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给出了答案:“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确,对于马克思来说,他一生孜孜以求的,不是像那些学究一样说明世界,而是力图改变世界。正是基于这个目标,他选择了哲学,这个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的王冠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另一方面,正因为哲学蕴含如此大的力量,能在成为说服人的理论时迸发出巨大物质力量,这样的学问,也必然会吸引立志要为全体人类做出贡献的马克思。

72、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黑格尔

73、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