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57句)

2023-12-23 11:39:20 59 0

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

1、重新开垦必须首先解决水利问题。从伊犁河支流喀什河开渠引水灌溉,才能使废地复苏。为效力屯垦戍边,林则徐抱病向布彦泰呈请捐资承修水利工程中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他为此投入了全部心血,亲自设计督修,带病率领民工北岸挖石,南岸筑堤,历时四个多月筑成龙口新办六里工程,使十余万亩土地得到灌溉。布彦泰为此上奏反映林则徐到戍两年的表现:“留心察看,见其赋性聪明而不浮,学问渊博而不泥,诚实明爽,历练老成……平生所见之人,实无出其右者。”

2、  外商鸦片只少量在广州存放,其余的大都储藏在伶仃洋面的22艘英国趸船上。查禁鸦片最为有效的方式,自然是前往英国趸船上去收缴,而清朝水师根本不具备远海巡缉的实力。鸦片交易在位于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夷馆中以“立券”的方式进行,因此,林则徐不得不以夷馆为对象,作出一项迫使英商自动上缴鸦片的决定:中止一切中外贸易,封锁夷馆,撤退仆役,断绝供应。于是,夷馆中的350名外国商人给禁闭在狭小的范围内成了变相的人质。缺少饮水食品及仆役服务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三天后,被困其中的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不得不答应“遵照钦差大人特谕”以示屈服。可是,义律在上缴鸦片时却玩弄了一个恶毒的阴谋与花招,他以英国政府的名义从英商手中收下20283箱鸦片,并向他们承诺:“鸦片的价值,将由女皇陛下政府随后规定原则及办法,予以决定。”这样一来,就将英国商人的鸦片变为英国政府的财产,将清廷的禁烟活动扩大为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为此后的英军入侵埋下了祸根。

3、1842年,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到了伊犁。他,曾经是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是威震四海的禁烟英雄,此时却被皇帝革官免职,成为发配边疆的“罪臣”,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是鸦片战争时期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比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5、 林公去矣,山河同悲。在那个不见天日的年月里,鸦片对国人的荼毒惨绝人寰,“东亚病夫”的鬼影挥之不去。林则徐在朝廷禁与不禁的对峙局面中坚决主张、实行禁烟行动,表现了他利国利民的政治思想和不畏强权、坚定决心的强大毅力。奉命禁烟后,从英、美鸦片贩子中收缴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值白银800万两,从1839年6月3日至25日,费时23天,将2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代表着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维护祖国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6、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7、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8、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

9、林则徐童年家境寒苦,但是他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父亲是当地的教书先生,林则徐是他的次子。林父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就将他带到私塾中教他识字。父亲精心培养天资聪慧的林则徐,认为儿子长大一定会有大成就。林则徐八岁时,在学堂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从小看大,这孩子年龄幼小,心中却格局很大,格局大的人,必有所成。

10、  林则徐到达伊犁后,被伊犁将军布彦泰委派掌管粮饷处事务,得以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了解了清代在新疆的屯田情况。鸦片战争后,清朝向英国赔款,国库财政拮据,对新疆驻兵的军饷也就日趋减少。新疆大兴屯田,已刻不容缓。

11、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12、  林则徐一生最为辉煌的业绩是禁烟,他造就了新的时势,开启了新的时代——由他查禁鸦片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迎来了一个屈辱与奋发并存的艰难而痛苦的转型时代。

13、  在纪念馆内,也再现了当年林则徐带领百姓修筑湟渠的情景,林则徐手拿地图在现场指挥,当地百姓用坎土曼挖渠,用扁担挑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4、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流合污,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

15、伊犁垦荒的成功,使天山以南各城也相继奏请开垦。道光帝认为需要派人亲往各城查勘垦地。经过斟酌,他于年底通过布彦泰向林则徐传旨,派林则徐前往南疆,勘查地亩,兴办水利,招户安民,考核工费。虽然事务繁重,道路遥远,自己又体弱多病,但林则徐为了能为开发和保卫边疆贡献余力,为了报国安民,还是欣然前往。在南疆勘地期间,林则徐事事亲力亲为,无论酷暑炎热,冬季干冷的沙漠戈壁,还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偏远荒野,他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仅从来谪臣所未到,即武臣边帅亦鲜有躬亲周历”,“从容就案记事后,或作函、或看书、或草奏,点检毕就寝,则夜分矣。凡途间,日日如此”。

16、  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被遣戍到新疆伊犁,虽身处逆境,仍振奋精神,身体力行勘察垦地、大兴水利发展生产;尽心竭力巩固边防,防御沙俄的侵略。林则徐对开发新疆、造福人民,巩固边防所作的贡献,被世代新疆人传诵至今。

17、  道光皇帝看中林则徐,有着多方面的缘由。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理政细密周到、办事认真扎实,深得道光皇帝信任,是他心目中最为得意的四名大吏之一。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另眼相看的,还有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收缴鸦片、焚毁烟具的决心与实绩。刚一接到对黄爵滋奏折“各抒己见”的谕旨,林则徐就率先行动,在湖北打响了大规模的禁烟战役,仅汉阳一县就查禁烟土一万二千多两,缴获烟具1260多件。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生忠君爱国的林则徐,有人叹息枉费他担君之忧的一片苦心,昏庸的君主对外懦弱无能,尚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硬将忠良当罪臣。但想必林公对自己抗击荼毒、捍卫家园、完成历史使命之举无怨无悔,有的只是“世人皆醉,唯几人独醒”的遗憾吧。

19、中华悲哉,曾蒙苦难;中华幸甚,英雄丰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像林则徐这样的先贤们,以心怀家国的情怀,以无私无畏的担当,撑起国家的脊梁,也照亮着整个民族的未来。

20、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

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外敌入侵,刚毅的林则徐毅然举起火把在虎门燃起滚滚浓烟,成为我国历史禁烟第一人。林则徐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对当年林则徐在新疆农垦的作为,后人评价说:“浚水源,辟沟渠,教民耕作……大漠广野,悉成沃衍,烟户相望,耕作皆满。”

22、   当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天津的军事力量,准备裁撤伊犁镇总兵,移至天津,并征求伊犁将军意见,下令伊犁将军布彦泰十天后拿出结果。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的大局着眼,与各位大臣反复商量,之后,他起草奏折,由布彦泰上奏,决定保留伊犁镇总兵。清政府经过四个月的反复权衡,最后批准了布彦泰的上奏,伊犁镇总兵终于保留,这对巩固受沙俄侵略威胁的西北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23、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了珠江口,开始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英军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攻占定海,随后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

24、嘉庆十一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任内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招他为自己的幕僚,并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传授给林则徐。嘉庆十四年镇压海盗时也带林则徐一同前往,让林则徐在参与中得到历练。年底,张师诚还推荐林则徐的父亲担任了乐正书院的主持,使林家经济状况得以改观。

25、  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被辑为《林则徐集》。《林则徐全集》分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此外,林则徐还主持翻译了《四洲志》等译作。林则徐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通篇秀劲乃其可贵之处。同时,从他的楷书作品亦足可见其功力。林则徐在道光七年(1827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可见,林则徐有自己的学书心得,从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张。实际上,林则徐并没有忽视“取法乎上”的传统共识,其楷书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并不纯然是唐人的规矩,还在点划使转之间偶尔透露出晋人的风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他的书法取势,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

26、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

27、但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也给赤胆忠心的林则徐带来了灾难。林则徐后来因此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的流放生活。

28、第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

29、赏析: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

30、林则徐的一生,为官三十多年,历经14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拳拳之心对待民生,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世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成为令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他曾在《致夫人书》中写道:“夫余生逢盛世,明智禁烟妨碍英夷大利,必有困难,而毅然决然,不敢稍存畏葸之心者,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除害,自身生死且尚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他的胸怀,磊落而坦荡;他的情怀,真挚而执着,感人至深。

31、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

32、他建议朝廷制炮造船;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33、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34、1850年11月,历经坎坷的六十六岁的林则徐,指天三呼“星斗南”,与世长辞。

35、   吴月霄在《呈瓶泉居士林少穆先生则徐》中称赞:北斗士星明,中流一柱擎,勉为民社望,霖雨慰苍生。与林则徐同代的梁廷枬在《夷氛闻记》中评论道:文忠(指林则徐)聪达谙练,集思广益,视国如家,兵旅所过,文戒预颁,村市秋毫无扰,及遇敌临阵,又教以成法,人人争先,其忠勇之气,早有以慑服远人,推诚士卒。晚清学者金安清在《林文忠公传》中,对林则徐的评论是:(林则徐)朝夕孜孜不倦者,国政民瘼两大端而已。公盛德纯忠,丰功伟绩,他人得一已足名世,而公所树立,偻指未能尽。其尤著者,新疆屯田、江南漕赈、云南回务三事,皆以一时贻百世之利,一心布万民之泽。粤东烧烟之役,虽论者谓之过当,而西人倾国之资,虽缴至二万余箱,终公任番舶不能逞志于粤。二十年来洋人记载,于中国大臣皆直斥其名,惟公则尊之曰林文忠,无敢慢之者。晚清学者李元度在《林文忠事略》中说:公(林则徐)于政事,无所不尽心,而其尤关天下治乱之数者,则以办夷务、剿粤寇二者为最巨,而皆斋志以终……然待人以恕,接人以诚,人咸乐为之用。

36、  就现有反毒禁毒资料记载,虎门销烟空前绝后,它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毒禁毒活动,估计以后也难有一次性焚毁毒品超过两百多万斤的记录了。

37、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38、日本京都大学所藏元刻本《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书影。

39、翻译: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

40、(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请告知删除。)

41、为国挺身而出耗尽百般精力,却落得如此下场。昨日功臣,今日罪臣;昨日恩宠,今日责骂。对于一般人来说,必定很难接受这种结果。但对于林则徐来说,只要对国家有利,绝不惜命避祸,远戍新疆就远戍新疆吧。1842年,林则徐抵达伊犁。在这里,他丝毫没有懈怠,充分发挥自己的热量,充实边疆,力主垦荒,并亲自率民兴修水利。

42、图5:林则徐为了了解外国对华的评论,曾注意摘译当年伦敦出版的英国人指责鸦片走私的《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及《华事夷言》。图为《华事夷言》刻本之一页。

43、  如果说查禁鸦片前林则徐以抗击自然灾害为主,那么此后则主要对付人为的灾祸。鸦片就是人祸中最为严重的一例。

44、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了,被道光帝革职。1842年8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径西安,他忍辱负重,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时写下此诗。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诗中的这句话表达了林则徐为了国家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忠君爱国思想,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和推崇,成为文人的楷模和座右铭之言。

45、  释义:这首诗是林则徐1842年8月被充军去伊犁途中所作。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用生命去换取,岂能因为灾祸就避开,有利就上前伸手呢?为国家利益生死以赴,不避个人祸福勇往直前,有容乃大千秋永照,无欲则刚百世为师。

46、林则徐在新疆,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了解了清代在新疆的屯田情况。鸦片战争后,清朝向英国赔款,国库财政拮据,对新疆驻兵的军饷也就日趋减少。新疆大兴屯田,已刻不容缓。布彦泰在伊犁发动垦荒,就多得于林则徐的帮助。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惠远城附近三棵树、红柳湾开垦土地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亩,安置汉民五百七十户。在阿勒卜斯开垦土地十六万一千亩,安置维吾尔农民五百余户。《清史稿》评论说:“布彦泰新疆开垦,胥赖林则徐之擘画。”

47、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人在古城西安与家人离别赴伊犁时写下著名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48、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49、这幅对联的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样,我把钱留给他做什么?他贤良能干的话,有太多的钱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如果子孙不如我,我把钱留给他做什么?他愚蠢无能的话,有太多的钱反而更增加他的过错。

50、  惠远城东有阿齐乌苏废地十万余亩。前任伊犁将军松筠曾经调拨八旗兵丁屯种,因为乏水而废置。重新开垦必须首先解决水利问题。从伊犁河支流喀什河开渠引水灌溉,才能使废地复苏。林则徐为了效力屯垦戍边,经过考虑,抱病向布彦泰呈请捐资承修水利工程中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他为此投入了全部心血,亲自设计督修,带病操劳。他率领民工北岸挖石,南岸筑堤,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使龙口新办六里工程如期完成。全部工程完工之后,十余万亩土地得到灌溉。是年秋,道光帝称赞:“所办甚属可嘉。”布彦泰为此上奏反映林则徐到戍两年的表现:“留心察看,见其赋性聪明而不浮,学问渊博而不泥,诚实明爽,历练老成……平生所见之人,实无出其右者。”

51、  自广东查禁鸦片开始,林则徐似乎就与处理对外及民族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疆时,林则徐注重与当地维吾尔族打好关系,同时密切关注塞防,撰写了《俄罗斯纪要》一书,明确向国人发出警告:“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复职后担任陕甘总督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番案”;番人叛乱刚一平定,又被调任云贵总督,处理当地的回汉冲突……

52、美国学者所著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称赞林则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谈到,林则徐的禁烟行动,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英国人完全出乎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说,林则徐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

53、林则徐一生从政40年,历官13省,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个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他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无一事不认真”。

54、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有一次遇到林则徐,见他文思敏捷,非同凡响,认为此子必成大器,于是留上了心。事实证明,这个知县很有眼光。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举人。在揭晓成绩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大模的女儿郑淑卿为妻。

55、  道光皇帝希望禁烟运动产生轰轰烈烈的影响,林则徐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与感恩戴德之心,也准备大干一番,达到前所未有之效。

56、译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