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117句)

2023-11-27 09:32:16 59 0

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1、据《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其中第八思叫“忿思难”。是说人如果想发怒的时候,应当考虑日后的灾难性后果,以抑制自己的愤怒。

2、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注入之地,因为地势低,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启迪人们做人做事要谦逊低调。

3、从今日起,我们要加强练兵,广请有谋略的军师,提升硬能力,之后再战。(道德经最经典的一句话)。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人贵有自知之明,厉害的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9、后人总误会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

10、另外,老子很慷慨,把修行的方法,全部明明白白写出来。你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段话就是道德经中写的最明白的修行方法。致虚极,守静笃。这6个字搞清楚了,一辈子得道有余。

11、“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12、不管是你什么年龄,《道德经》这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感悟,再这里,你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学会处世的智慧,从而更正自己不足的地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13、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但是字字深奥,需要你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

1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1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6、一个人在人生中,一定要了解自己,认清情势,别让自己陷入是非之地,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17、以上这些出自道家经典的句子,都是历经千年流变依然脍炙人口,盛行不衰的智慧之语。但其中最经典的,应该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属,这句话,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登场亮相,想必大家经常听、也经常引用,但也正是这句话,暴露了我们最常犯的国学错误。

18、我说:就我的理解《道德经》,他不但是讲修行还能讲修身,治国、用兵、养生。而且很多时候都以政治为旨归,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为什么在你口里就变成了纯粹的修行指南?

19、5)为无为,则无不治。(出处)《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20、孝道危机在前,慈道危机在后。这个后果是因为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经文,还是老子的警告没有被重视呢?孔子把父父子子作为心中的崇高理想,但很多男性已经没有父亲的天性了,剩下的只有母亲不离不弃。如果最后这道人伦防线也失守了,这个孩子就成为孤儿了。母亲依然伟大,部分父亲已经不再伟大。作为一位华人的文化使者,孔子该作何感想?

21、“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22、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23、清虚绝对不是啥都没有,空空如也。就如同佛家的空,也并不是说一无所有的虚空。

24、无为和中庸都是大智慧,都是能量很大,威力很大的智慧。可以说他支撑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

25、所以一个国家最厉害的国防不是到处去打人家,而是把自己都守好,守的牢固,固若金汤。因为你按兵不动,你一动人家不知道你要怎么动。根本搞不清你的威力到哪一地步。

26、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

27、水是最高的善,滋润长养万物却不争,甘居于下,居于低位,这是人所厌弃的。故而水这种品质,更加接近道。我们为人处世,有了成就,要学会功成身退,不居功。“板凳要坐十年冷”在低位积蓄力量,才可厚积薄发。水是最柔弱,但又有最强的生命力,正因为它柔弱,天下最锋利的刀剑也无法使水受伤。

2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9、道德经经典名句,在书籍里面隐藏着非常多的经典的句子,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喜欢将自己喜欢的句子保留下来,而且不少人会将喜欢的句子做成自己喜欢的书签,一起看看道德经经典名句吧.道德经经典名句《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3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3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3、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6、经典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3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9、此后,伯启和士兵同吃同住,每日亲自操练军队,三顾茅庐延请有能力的人,自己刻苦训练武艺,熟读兵书,一日不曾懈怠。 

40、原本那个病人是王俊逸作为主治医生,胡杰是他的实习医生,两人一起负责那个病人的。

41、老子出关,尹喜问道,一夜成书,落笔5000余字,书名为《老子》。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改为《道德经》。

42、所以啊,你看,《道德经》是不是一本修道的指南著作?

43、最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44、课程配套《以人为师·手抄经典》手帐本,通过手抄经典,在一字一句间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让你获得持续的进步,在点滴间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45、《幸福还会来敲门》中有这样一件事,在科医心内科中,黄自立、王俊逸、胡杰三个人涉及了一起医疗事故。

4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7、“俭故能广”,节俭,就可以做得更广泛,节省精力,就可以走更远。所以,我们今天常讲,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48、17)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译文)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去道德的人就认同道德沦丧。

49、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

5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1、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52、妈妈很柔弱,因为女性本来就比较温柔,可是为了保护她的子女,她比谁都勇敢。而事情过去之后,妈妈会哭,说自己怎么会那个样子呢,当时真是吓坏了……

53、课程采用训练营的形式,特邀“在线学习服务师”带你学习和实践,同时,社群中还会设置复盘分享等活动,学员之间彼此交流经验及成长收获,结识国学同好,让经典学习不再枯燥。

54、马云有一次看《道德经》时突然很兴奋地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55、要想准确表述哲学必须有一套专属哲学的符号系统,就像音乐中的音符,数学中的公式等。哲学本应该有自己的表述符号,可是几千年来哲学一直没有开发出这样的符号系统,它只能用日常语言来表述,其结果往往是词不达意,把很多简单问题扭曲了,使表述和解读都变得复杂。这是所有哲学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老子也不例外。

56、7)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出处)《道德经·第六章》(译文)它(谷神)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57、我们被老子绕晕的时候,不妨把他的好朋友释迦牟尼大师请来帮帮忙。释迦大师说:我法妙难思,就是这个恍惚。佛门说:真空妙有这四个字,便是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的最佳解释。

58、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59、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6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61、大音:美而宏大的音乐,比如天籁。 希声:老子曾说“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的“希声”和“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无声”类似。 大音希声:那种宛如天籁一般美好宏大的音乐,总在似有似无、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里。

62、当我们面对一位不对谈的人,心中会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3、比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这也是说的修道方法。用佛家的话讲就是不执著于眼根和耳根,或者说六根清净。怎么清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却不执着于物相、听见却不执着于声音。

64、当你想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接着来看一下,是否你的答案中有父母、兄弟姐妹、伴侣,甚至朋友......

6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66、(相比而言)使双亲同时忘记儿女和天地是容易的,但使天地忘记我极难极难。

67、1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矫正弯曲可以伸直,低洼可以使之盈满,破旧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68、释德清注:“上古虽无孝慈之名,而父子之情自足。及乎衰世之道,为父不慈者众,故立慈以规天下之父。为子不孝者众,故立孝以规天下之子。是则孝慈之名,因六亲不和而后有也。”说得甚为透彻。

69、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生命中最爱的三个人是谁?

7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七十三章》

7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72、2016年在美国翻译出版的《D-AODEJING》被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哲学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Puett)称赞为“神奇的成就”(Awonderfulachievement);

73、而和她同班的那个女生依旧“每天半个小时”持续了四年,甚至直到后来去公费留学也未停歇。

74、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也是愈动而愈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不可不说。便是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

75、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7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8、老道士笑着说,你这个要求有点过分,我就收你8块钱,你还要我讲大道。

7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0、而他本人作为贯通中西的思想创新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获法国文学硕士学位,曾治学于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81、圣人遇到好处,自己甘居人后,反而会被人所记住,而得到最好的(留下很好的印象,受到别人的尊重),圣人遇到危险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反而他能够最好的保全,那些违背道义苟且偷生,损人利己之人,最后的下场反而是最惨的。正因为圣人的最无私,他才得到了最多,而想要得到最多的自私之人,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82、毕淑敏说:“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

8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85、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86、勉强描述一下古时的为道者,小心谨慎,仿佛冬天渡河,警觉戒备,仿若畏惧四邻,谦恭自律,仿佛在人家做客,又胸襟洒脱,仿佛冰之将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道者的行为,谨慎中却内涵游刃有余,逍遥洒脱,却中包原则与警惕。这才是一阴一阳相对存在的完人。

87、30)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88、1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89、这几句呢要用佛家的《心经》来对比才能够明白,他说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9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9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2、27)死而不亡者寿。(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肉身虽死但精神不被忘记的人才叫“长寿”。

93、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94、2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9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96、《道德经》: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雌雄同体”!

97、比如坚持早起,但第二天实在起不来,所以就放弃了。

98、这句话对于初学者可能多有误解。刍狗者:古时祭祀用品,用稻草扎的小狗,给它穿上了彩衣。何为以万物为刍狗?祭司给刍狗穿彩衣,并不是因为爱它,祭祀时将刍狗焚烧,也绝非恨它。这个比喻正像天地对万物,狂风暴雨并非天地恨万物,春生夏长,也并非天地爱万物。

99、(释义与延伸)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100、倘若你真的能扎实地走好每一段路,慢一点就是最快的速度。

101、我说拜太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看老道长正在看这本《道德经》,你能不能给我讲讲《道德经》的精髓。

10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

103、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因为慈爱,我们才会勇敢,动物也是一样。比如母鸡,看到有人要夺它的小鸡的时候,它比谁都凶。

10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处世善于安居卑下,心地善于保持深沉,交友能相亲相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才能,行为善于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105、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106、天道规律,岂可不察耶?《道德经》云“不知常,妄作凶”

10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8、我正在逐一参观。忽然看到后面坐着一个老道士,他正在打瞌睡。

10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0、(译释)无论如何化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难以消除的余怨,这怎么能算完善?所以圣人待人即使被伤害了,也不会利用有利的地位去报复。有德的人只给予别人而不向别人索取,这就像拿着契约却不去逼债一样。

11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112、所以老子说无为而治。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在探索这个东西,但没有一个人能把它弄好。明朝有个嘉靖皇帝。几十年躲在房里不上朝。专门研究老子道家无为而治。可是你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就不可能无为而治了,你做不到。面对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局面怎么做到无为而治呢?

113、之后,胡杰这个小人又在医疗行业中曝光黄自立,把黄自立拉入黑名单。

1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5、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个空色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是众妙之门。

116、为什么呢?因为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才是万物之母。从无到有是世界万物发生演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的万物变化产生。都来自于那个天地之始的无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