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73句)

2023-10-14 10:54:55 59 0

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

1、为了做到道德高尚,明明自己厌恶的,非要装作自己很喜欢,明明自己有私心的,非要强迫自己装大方,明明自己不想帮助的人,非得让自己显出一副圣人的样子来者不拒,明明自己无法宽恕的人,强迫自己假装不在意……

2、你不仅知道哪里可以去偷,更知道哪里不能去偷,这是大智慧。(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

3、他们不明白,这些包装行为,其实都只是自己在给自己挖坑。(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5、结果,后来被爆料家暴,妻子经常被他打得遍体鳞伤。众人才如梦初醒,原来,我们的救世主一般的偶像,竟然是如此肮脏,可恶。从此,他声名俱毁。

6、就是说即便你真的是冠绝当世的才子佳人,品行好到爆的正人君子,你也要学会大大方方地面对,甚至坦然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

7、总有些时候,你莫名其妙的脾气,不敢对外人发,但是在家人面前就横行肆意。

8、藏,即不显。不显则能不惹人猜忌,不惹人猜忌方能避祸。

9、为此他曾多次自省,并在家训中教育子弟:“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10、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11、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代思想家、学者,籍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12、而《菜根谭》中却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真正高明的处事原则是懂得适时的让步,因为让步给再进步留出了余地。

13、第三层意思,是朱熹在一本书里引一个人的话:“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不被物欲蒙蔽的意思。就算是经济能力很强大,物质水平很发达,但是不被物欲所蒙蔽。一个人有这样的修养,他的内心是清明的、稳定的,他的价值观也是清明的、稳定的。他在做判断的时候,不容易被外在的热潮,被内心的混乱,所打扰、所左右。这样,他做什么事,都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抉择和坚定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谈“菜根”。

14、意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不要锋芒太露,要懂得迂回婉转之法,要在纷杂之中能保持清醒,亦要有能屈能伸的本事。

15、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16、第三编,立志问学篇,以志和学为主,人当立志,从前立志是君子的事,而今立志也是普通人的事,书中说,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算人,看到这句话时总觉言过其实,但又心有不甘,立志确是每个人都应做的,这个人的根本所在。“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当有明确的目标后,专注于此,每一步前行总会有所收获。学之道,在乎勤,读书是立身之本,“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改变自身气质甚至命运的最佳途径。

17、《菜根谭》:这个世界上能够毁掉你的人,有三种

18、这一部著作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称颂赞扬,很多企业家都奉为圭臬。

19、这不是解脱,而是逃避,是一种逃离现实生活的消极态度。但是,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你,逃离得了一时,逃得了一世么?

20、小木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两只水桶同时从高处我那个坡下面滚,一只水桶装满了水,而另一只只装了一半的水,满的那只水桶,平平稳稳的到达了底下,一点声响都没有,而那只装了半桶水的水桶,稀里哗啦,聒噪喧嚣,半路就滚跑偏了。

21、“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22、越是锋芒毕露者,越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是这个道理。

23、平日里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关键时刻随叫随到。

24、人与人之间关系越亲密,讲话越容易失去分寸。

25、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总喜欢包装、掩藏自己的缺点、缺陷。

26、(2)人生十二法则: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27、更有学者把《菜根谭》与《孙子兵法》、《论语》等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

28、遇事时,先缓解焦急的情绪,让自己平稳心态,再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将事情办得圆满。

29、洪应明认为人不论忙碌与否,得意与否,都不忘寻找空闲的时间来自检自省,以保持安静的心境,抛弃那些不合时宜、不合规范的幻想。从《菜根谭》中所说:“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可见洪应明显然是特别注重“静”这一心境的,并将之作为修身养性的前提,并在书中不厌其烦地多次声明。如他在《菜根谭》中曾反复提到的“水流任急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境界,从他那津津乐道的口吻,不难看出对这种“喧处见寂”的修养境界的心仪。

30、即使是最亲的人,也不能强行要求一个人做出改变。

31、《菜根谭》:你真正需要的,可能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多

32、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33、自己的事处理好,不到万不得已不求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34、可见,学习需要静,修养身心需要静,想要实现远大的志向也许需要静。

35、《菜根谭》: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36、但是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这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37、一日,田成子和隰斯弥登上高台眺望风景,发现三面风景皆好,唯有一面被隰斯弥家树林遮挡。事后回到家里,隰斯弥马上叫来仆人砍树,砍了几棵又说不砍了。

38、这样下去呢,久而久之,一定会发现一个结果:整个家庭氛围会因为一个人的主动改变,而一起改变,转好。最后,阖家欢乐。

39、就是因为他的行为恰好跟这里《菜根谭》所说的相反——“宠利好居人前,受享好逾人外”。

40、可见,假如你要做领袖的话,掌握了《菜根谭》这段话的核心,就等于掌握了做一个英明领袖的核心秘密。

41、现在,我知道,对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侈的物质条件,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有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虽然我的生活很平凡,但我的精神是幸福的,是丰富的。知足是对幸福的追求,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42、《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43、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

44、“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45、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46、在《菜根谭》这本书当中,有很多道理是十分适合当代人去学习和使用的,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满怀一腔热血,却像一个“愣头青”,虽然敢闯敢干,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略有欠缺不够圆滑,那么不妨把这3句话牢记于心,相

47、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世故,左右逢源,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怕得罪人而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不丧失纯真的本性。

48、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49、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没有接触过社会的打磨和阴暗面,阅历短浅,但是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心性单纯,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满怀热情;

50、那么,主动改变、积极经营的你,不是这个家的佛,是什么?

51、人静时能独坐观心,非因环境之静,而是内心之静。内心平静,方能心灵透彻,心灵透彻了,自然能自省明理。

52、《菜根谭》是一部净化人类灵魂的哲学书。它字字珠玑,给人以精神上启迪,生活上指导。

53、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54、遇到别人的恶言恶语,可以包容,原谅,宽恕。

55、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好奇,这个名字十分的奇怪,为什么叫“菜根谭”,这个名字有何用意?其实,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有着深刻的含义,作者认为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就像老人古语所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56、这本书最开始的刻本是在明朝,后来到清朝还有一些刻本;它的版本的谱系流传下来,主要也就是明刻本和清刻本两大谱系。我们中国后来很多文化传承的东西,因为战乱等原因受到破坏,在日本反而保留得比较好;包括近现代从日本取回来一些,过去我们中国文化中本来有的,但后来失传了的典籍,比如说像佛教的一些藏经,我的这个身份使我对于这件事情的记忆非常深刻,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日本运回两部藏经,促进了清末民初乃至民国年间,佛法在义学方面的一次复兴。《菜根谭》这部书也是,相对而言,在日本的影响比较大,研究的人也多一些,运用的可能也更普遍一点。

57、另外一种对于用“菜根”为名的说法,是说人要想种菜,希望这个菜长得好,味道醇,那要让它扎好根,长得好——“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这是喻什么呢?就像喻这本书一样,这本书讲很多世、出世间的事情,世、出世间的味道。要想让这个味道醇厚,就要“厚培其根”,有层这个意思。就是做正确因缘的意思,从这个意思上也说《菜根谭》。

58、偷盗成功以后,等别人先撤退,而自己敢于走最后,敢于担当危险,这是义。

59、刘邦说自己,“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60、《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集修身、生活、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61、关于文人“出世”、“入世”的选择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儒家重视“学而优则仕”,主张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道家强调“清真无为”,主张遁世,以葆真性;释家宣称“万物皆苦,万象皆幻”,主张出家,以求解脱。中国历代文人对此一直很迷茫,经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而《菜根谭》则扫除了这一迷茫,洪应明提出了诸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的见解,既反对“遁世”与“出家”,也不完全赞同急功近利的儒家的思想,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从而树立了典范的处世准则,甚至成为后世无数人毕生所追求的境界。

62、《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菜根谭读书心得4很久以前,我听到一位朋友提到《菜根谭》一书,朋友对这本书推崇备至,誉为修身养性、《智慧》,我也想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但世俗繁忙,一直找不到时间来阅读欣赏。

63、懂得事缓则圆,急难成效的道理,才能免去许多悔恨,许多遗憾。

64、为什么叫《菜根谭》呢?说到这个“菜根”,其实是有几个说法的。

65、曾国藩年轻时爱开玩笑,说话时有伤人之语,得罪了朝中不少同僚。

66、显然不是。《菜根谭》这里毫不客气地说,这种“日用悟真道”的效果,“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67、王戎见李子这么好,虽有意将之拿去出售,可是他又担心别人买了李子,会拿李子的核也栽种出这么好的李树,于是他就在出售前,用细钉在果实上打孔,贯通核,破坏核的生长活力。

68、与人相处时,要管住自己的嘴,有话三思而后说。

69、从内容上看,该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全书糅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以儒家“入世,中庸”的思想帮助世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机智地把握人生;以佛家“出世,劝世”,道家“无为,抱朴归真”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准则,帮助世人准确地理解出世、入世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经验法则和独特的见解,对后人很有启发。

70、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不以骄示人,懂得低调收敛,这才是真的智慧。

71、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暴露缺点效应”,其实也是对《菜根谭》,“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72、这本书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作品,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本书很奇特,它不仅有许多古文,还有很多故事,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譬喻古文的道理。真可谓是: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