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81句)

2023-10-02 10:48:46 59 0

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1、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

2、邓艾见诸葛瞻没有投降的意思,传令全军,大举攻城。诸葛瞻派兵出城迎敌,双方展开殊死搏杀。由于实力悬殊,蜀军伤亡惨重,为了鼓舞士气,诸葛瞻让他19岁的儿子诸葛尚,冲在最前面,奋力拼杀。

3、有句话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诸葛亮提议联合孙权一起共同抵抗曹操,并且他独自一人前往东吴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可以说产生了很多的历史典故——“舌战群儒”、“借东风”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5、(我们的三国)是一个专注于分享三国题材历史文化、影视动漫、小说、游戏、旅游、美食等所有内容的综合门户网站,致力于打造出一个更专业、更有覆盖性、更年轻化的三国主题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6、然而诸葛亮至始至终秉承着厚道做人的原则,明知对方才能一般,但他依然忠心耿耿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诸葛亮终其一生,是以厚道为圆心,忠诚为半径,画出了他忠君爱民的拳拳之心。

8、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9、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就表现了他独有的卓越军事技能,当时曹操率领20万大军准备南下统一占领南方,刘备当时兵力只有两万余人难以抵抗。

10、至于说诸葛亮攀附黄家,这种说法就有些过份了。首先,诸葛氏是官宦名门,与黄家正好门当户对。其次,诸葛亮的大姐嫁入荆州二号士族蒯家,已然为诸葛亮加分不少,且诸葛亮经过多年努力已然在荆州有了人脉和名声,再与黄家结亲,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当然,黄氏才华过人,与诸葛亮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即便长年未有子嗣,身居高位的诸葛亮也从来不离不弃,这在后世传为闺中佳话。

11、他还是总政治部主任,过问,处理,审干,提干事务。还要做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12、这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全军被动,造成很大损失。赵云率领的那部分,只因赵云与邓芝相互配合,顺利撤军,相对没有多大损失。对此,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搞得赵云十分不自在,慌忙下马伏地,并说:“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孔明对此是急扶起,执手而言,显得尤为亲切感动。当听了邓芝的介绍后,由衷感动,赞扬赵云“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属。对此,赵云反而不以为然,予以推辞:“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者,反受赏,乃丞相赏赐不明也(《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在诸葛亮看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赵云的关心,爱护,赞赏,以此激励全军。这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在诸葛亮看来是尤为必要的,因为三军在失利面前需要提高斗志,需要激励。诸葛亮本想借赵云之事鼓舞三军士气,告诫三军将士当以赵云为榜样杀敌报国,对于有功者我是不惜重金奖赏的。哪知赵云不但不配合,反而予以责问:“乃丞相赏罚不明也!”将一件好事,因为没有把握尺度,反而闹得自己很被动。

13、那时候的汉廷已然变成了诸侯们的游乐场。袁术任命的官吏别人不认可,大家只好凭着实力说话。诸葛玄道德高尚,治兵理政的本事却有点LOW,没过多久就被别人取而代之。没办法,诸葛玄只好去荆州依附刘表。

14、但具体是怎么样的三次想必很少人知道,刘备在官渡大战的时候被曹操打败,本来刘备的家当就不是很多,这一打败仗就跟破产的区别不是很大,于是打了败仗的刘备就跑到刘表那里投奔刘表,刘备身边有一个叫做徐庶的谋士,这个人相当厉害,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嘛,于是曹操眼红了,找一个让徐庶不得不暂时离开刘备的理由,就是徐庶母亲病重,如此由头让徐庶不走都不行,徐庶不是一个好惹的人,于是诸葛亮就要登场了。

15、这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

16、很快,邓艾率领浩浩荡荡的征蜀大军包围了绵竹城,发动起强大的攻城战。诸葛瞻率军顽强抵抗,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也一次次将邓艾的大军阻止于城外。

17、《出师表》是他对蜀汉王朝忠贞不二的见证,更是他雄心勃勃北伐中原的军令状。

18、游戏子站:http://g.w3guo.com/

19、公元前181年,诸葛珪家又添丁加口了,已然上小学二年级的诸葛瑾和两个姐姐看着母亲章氏怀中小弟弟可爱的样子,都忍不住摸摸这儿,捅捅那儿,弄得小家伙冲着哥姐们直瞪眼睛。他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二弟将在中华历史上写下最为传奇的一笔,也让诸葛一门在后世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家族。

20、诸葛玄在荆州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在他的努力下,诸葛亮的两个姐姐都嫁给了当地大族,这为诸葛亮在荆州混名士圈打下了良好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后,已十六岁的大小伙子诸葛亮婉言谢绝姐姐们的好意,带着小弟前往隆中(在今湖北襄阳)隐居。

21、刘备到来后,被告知诸葛亮外出了。他失望而归,但并不灰心。

22、这些都是他职务之内的事,他都亲力亲为,宫中府中,“咸决于亮”。

23、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以一己之力重整蜀汉,燃烧自己的生命以换来朝代延续。

24、在文学上,《出师表》是初中初三必学内容,每一个初中生都背过和学习过,对于《出师表》的内容和意义都知道。从中可以体现出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国的忠心和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品质。

25、总结:有才能就容易傲娇,爱冒险就容易露把柄,再加上不善交际,必定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现在很多人认为,魏延和诸葛亮不合。这真是误会武侯了。魏延和诸葛亮只能算政见不合,因为魏延爱冒险,而诸侯亮却偏偏很谨慎,但私交并没有矛盾。

26、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屯驻汉中,准备向曹魏发起攻击。临出发前,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在表中,诸葛亮阐明了当前天下的形势,并向后主推荐了一批文臣武将,寄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只是后主并未听进去,蜀国覆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宦官黄皓弄权,这是后话。诸葛亮回顾了和先主刘备的际遇,秉承先帝遗愿,兴兵北伐,目标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7、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28、尽管刘备为了昭示自己对诸葛亮的欣赏,情不自禁地形容自己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但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并不是很上道,诸葛亮主要担任刘备集团的总后勤部长,职位也不是很高。这或许是因为诸葛亮的示范效应,为刘备开启了人才井喷的好时候。当时帮助刘备出谋划策的主要是庞统、法正等人。诸葛亮是个有城府的人,他知道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还未到来,故此安心地隐在刘备身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逐渐获得了刘备一系老少爷们儿的认可。

29、诸葛亮见了孙权,先分析了天下大势。“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这一开场白,直接点明了三分天下的态势。这话的意思,当今天下,曹操最强,唯有刘备和孙权是可能与曹操抗衡的。但是,刘备一个人是打不过曹操的,你孙权一个人也打不过曹操,只有两家联合起来才可能打得过曹操。孙权问,你们主公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大义凛然,我们主公那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打不过曹操那只能说天注定,我们要学田横五百士,绝不会屈膝投降的。孙权热血沸腾,我孙吴十万之众,岂能受制于人?诸葛亮接着对比了敌我力量。刘备虽然刚打了败仗,收拾残兵,加上关羽的水军,还能有精兵万人,刘琦手下也不下万人。曹操方面呢,有两弱点,一个是他们一路追刘备,到荆州已经是疲惫之师,再一个是他们北方的兵将,不习水战。你孙权方面,出兵数万,我们勠力同心,一定能大败曹操的。听到这,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

30、他读书有个特点,对于一般的书籍只是观其大略,而对于治国安邦的书,他经常反复琢磨研究。

31、刘备屏退随从,和诸葛亮进行密谈,他请教匡扶汉室的计谋。

32、绵竹城是西蜀名邑,边塞要冲,东南直连成都平原,往南已经无险可守,也就是说,绵竹城是蜀汉最后的屏障,关系到蜀汉的存亡。

33、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当初遵照刘备的遗言,将刘禅取而代之,蜀汉的历史走向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34、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35、公元230年秋,不甘心被弱蜀暴打的魏国,由司马懿、张郃、曹真分率三路大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屯军城固、赤坂(在今陕西洋县东)拒守。彼时魏强蜀弱,不过老天却肯帮忙,一连下了三十余天大雨,魏军受不了只好撤退。诸葛亮礼送魏军远去后,立刻派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在今甘肃武山西南)。小样儿,来而不往非礼也。 

36、在拜殿之后,有一座坟冢,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正是长眠于此。那么,诸葛瞻、诸葛尚为什么会葬在绵竹呢?

37、杜甫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8、就这样,刘备等来自己的时代,还给自己等来了一个保姆,当然那个时候的刘备显然是不知道自己究竟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大宝贝,这次会面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谈话,那句三分天下也就是从谈话中产生的,诸葛亮对刘备说,你们三个学习都还行,其他两个一个占据了天时地利的好处,你也不是没有东西,你可以依靠着人和去称霸天下,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话,于是果然成功一大半。

39、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重,他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40、隐居南阳的这段时间,大概是诸葛亮人生最惬意的时候。读读书,种种地,唱唱歌,和石韬、徐庶这些朋友搞搞聚会。诸葛亮读书与别人不同,他的朋友们读书总要读的精读的熟,诸葛亮只是观其大略。后世学者评价这是会读书。这话倒也在理。我以为,会读书的人,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自己读书的目的。如果是要穷经治学,甚至成一代大儒,那需要读的精熟,需要诵记,需要长篇大论。如果是要从政,是要经商等等,甚至只是消遣时光,那就要速读,有时要挑着捡着去读。会读书的人,是有目的和方向的,不会读书的人,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而至读书死。

41、这个时候的形势,刘表死了,继任的刘琮降了,曹操兵不血刃拿下荆州,一路南下。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听从诸葛亮“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的计策,早早去了江夏,算是保留了一点“革命火种”。刘备率众南逃,徐庶的母亲在这时候被曹操俘获,徐庶此时乃辞别刘备,去了曹营。徐庶和诸葛亮是共事过刘备一段时间的,所谓“徐庶回马荐诸葛”,小说家言。《三国演义》的这段,为烘托诸葛亮出山而做了大量铺垫,就小说架构而言,的确引人入胜,可无形中却黑了徐庶一把。徐庶和诸葛亮多年好友,他自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如何不早早推荐给刘备,非等临别才想起来说。徐庶回马时说,因为母亲被俘自己方寸乱了,那么在此之前呢?化名单福和刘备相处许久,不可能一直没想起来吧。按照这个逻辑,那好像就是因为徐庶小心眼,怕诸葛亮来了代替他的地位。历史上的徐庶可不是这样的!史载徐庶本名叫单福,年轻的时候喜欢游侠击剑,曾经为人报仇,面涂白粉,披头散发,结果被官府抓了。官吏问他是谁,他不说话。官吏没办法,于是游街,让父老乡亲认认他是谁,满大街没敢指认的。他的同伙劫囚车,徐庶得以走脱。从此以后,徐庶弃武从文。同学听说他有前科,躲着他,他独自早起,钻研学问。后来学有所成,先后结识了石韬和诸葛亮。

42、其实在生活中,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厚道就是互惠互利。

43、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也没有借东风,前线总指挥是周瑜,是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曹操兵败赤壁,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的南部地区,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负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赋税,保障军需供应。从此,一直到刘备去世前,诸葛亮的角色如同萧何之于刘邦。刘备在前方带兵打仗,诸葛亮坐镇后方保障后勤。

44、正是因为这份厚道,承载了诸葛亮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45、诸葛亮从建兴元年开始辅佐后主刘禅到建兴十一年病死在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所。十一年的时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建兴元年,由于刘备东伐孙吴,遭夷陵之败,几乎耗尽了国家积蓄。当时对于南方叛乱,连镇压的能力都没有。只好关闭口岸,杜绝往来,以此来被动抵抗。建兴二年,为了平叛南方暴乱积蓄力量,诸葛亮致力生产,建兴三年率兵平乱南方,然后又休整了三年的时间。从建兴六年开始,持续北伐,六出祁山,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出征。战争是一件烧钱的事,蜀汉小国,仅北伐中原就打了六年。由此不难猜想蜀汉人民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到了什么程度。

46、没过多久,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着关羽和张飞,亲自去隆中村拜访他。

47、其刘备在托孤时,让所有人回避,单独和孔明谈话,叮嘱孔明要慎重使用马谡,说这个人纸上谈兵,不可大用。后来不但不听刘备的告诫,反而与马谡走得更近。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刘备是错误的。在第一次北伐时,他不顾众人的反对,让马谡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放着合适人选吴懿、魏延等老将不用。诸葛亮本想让马谡扼守战略要地,让其立功,以证明自己知人善任,在识人上胜刘备一筹。殊不知 马谡不但没有守住街亭,而且由于街亭的丢失,马谡的大部队行动不利,诸葛亮不得不草率收兵。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后来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找人顶罪,他不得不处决了马谡。处死马谡,已有人对战争失利顶罪,诸葛亮以为逢凶化吉了,可是还有人不依不饶。处决马谡时,“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自然是哀伤,为马谡哀悼。但这其中肯定还有其它的成分,诸葛亮的亲信蒋琬对此也不理解,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而文公喜可知也。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今马谡虽然有过,还望丞相免其一死,让他以后将功折罪吧。请丞相三思(《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裴松之注)。”蒋琬是诸葛亮的亲信,所以说话极注意分寸,由此可知杀马谡连亲信蒋琬都有看法。在蜀汉内部,还有不是亲信的官僚,这部分人肯定还有其它的看法。连史学家凿齿都有看法,认为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劝诫,却不遵从刘备的劝诫,有违明主之劝诫,很难说诸葛亮是一个智者。(《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

48、他被盛赞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49、其宫中人心不稳。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50、在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后,中国社会越来越多地强调人对经济利益的理性追求。就连育儿,都少不了成本利润和投入产出分析。

51、建安二十六年,北方的曹丕已然称帝,虽然大汉天下早已名存实亡,但此刻不能连名也亡了啊。于是群臣劝进,刘备一番辞让之后,经诸葛亮上书陈言,刘备最终即位称帝。诸葛亮是这么说的:当年大臣们劝世祖光武帝即位,世祖四次辞让。最后耿纯劝说,“天下的英雄都希望您即位,要不然,士大夫们可都弃你而去投靠别人了。”世祖深以为然,于是即位。现在的形势差不多,您是刘氏后裔,应当继承汉统。言外之意,你即位了,底下跟你混了多年的弟兄们也能名正言顺,彪炳千秋,可不能让他们寒心啊。

52、正因为有着历久弥馨的出身,所以诸葛亮才会待价而沽。也正因为有着良好家风熏陶,所有诸葛亮一旦选定效忠对象,才会忠贞不贰。

53、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魂壮绵竹关,他们英勇无畏、尽忠尽孝的精神,为后人所景仰。诸葛瞻父子战死后,被安葬在绵竹西郊。

54、《后出师表》,是蜀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55、关二爷先胜后败,不仅将荆州丢了个干净,还枉送了性命,这让本来就不牢靠的孙刘联盟彻底破灭,也让刘备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整,准备发兵与孙权一较高下。而这场不该在此时出现的孙刘之战,直接断送了隆中对的最好排面。

56、躲过了诸葛亮这一拨激将法的司马懿,有意无意地问起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来,蜀汉使者不疑有他,径直答道:“丞相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要亲自监督。至于平常所食却是不多。”送走蜀使,一向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司马懿笑道:“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命不久矣!”凭着活久见和耍心机笑到最后的司马懿在这方面蛮有心得的。

57、诸葛亮的北伐以弱击强、反守为攻,给了国势蒸蒸日上的曹魏当头棒喝。但是,面对羼弱的国力和险峻的地形,诸葛亮为蜀汉所做的也只能到此为止,毕竟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谋划都很难奏效。

58、诸葛亮当然算是军事家,而且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学习历史课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的典故,它所讲述的就是刘备探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协助自己打天下的故事。

59、他拿起手中的笔似有千斤重,书写中,他几次把笔掉落在地上。

60、据《三国志》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61、张爱玲认为诸葛亮的人生故事简直悲凉。作为“古今中外罕见的一个完人”,居然为了“先帝爷的那么一点知己之恩,便舍命忘身的替阿斗争天下”。我倒认为,这正是这个故事的动人美好之处。

62、历经七年的北伐失败后,诸葛亮积劳成疾,他带着没有平定中原的遗憾郁郁而终。

63、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所有的事都想干好。

64、危机存亡之际,诸葛亮审时度势,给刘备献上联孙抗曹的计谋,并自荐到柴桑作说客。

65、刘备此时与诸葛亮的关系比之当初有些疏远,但他仍奉行隆中对的战略部署,经过不断努力,开始向益州伸手。最终在付出庞统的性命后,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下,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益州,兵锋直指汉中。

66、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67、“三顾茅庐”是三国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它曲折动人,而且跟霍桑实验一样提醒我们:人不只是单纯受利益驱使的纯理性动物,在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当中,除了权衡利弊,核算收支,还有浓厚温暖的人情。

68、刘备即位称帝以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荆州失利,关羽败亡,刘备御驾亲征,讨伐东吴,结果夷陵之战败于陆逊之手,蜀国的家底几乎被打光了。刘备心里这个窝囊啊,在永安一病不起。蜀国内忧外患,有顷刻覆亡的危险。刘备急召诸葛亮来到永安,把千斤重担交给了他。

69、严于律己——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

70、你退一步,我让三分,彼此在默契中达成共同的目标。

71、邓艾率军翻山越岭,历尽艰险,最终取得成功。军队直扑蜀汉领地——江油关,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平武县。

72、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

73、“依据大数据准确分析”报志愿?真科学还是商家套路?

74、忙完了称帝的事,刘备就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亲自率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蜀汉大军,出川攻击东吴,上演了一出火烧连营、白帝托孤的悲情大戏,几乎败光了蜀汉的家底。幸好诸葛亮提前安排大将赵云带领人马前出接应,加上东吴担心曹魏进攻,这才阻止了吴军深入。

75、正是这份厚道,深深打动了孙权,为双方合作赢得了契机。

76、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又出了一个智星能人。此人姓刘,名伯温,精三韬六略,善深谋远虑,会遣风调雨,能料事如神。协助朱元璋串通百姓八月十五杀鞑子,兴兵灭元夺金陵,成为明朝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时称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还阳转生。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德高望重,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言里话外明显流露出内心的不服。“孔明学问渊博,吾与其相比只差一厘;孔明德能非凡,吾与其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吾与其柑比只少一丝;孔明预前测后,未卜先知,吾与其相比定不在下。

77、可惜,诸葛珪还没有等到自己的孩子们有个好归宿,就死在了任上。在此前五年,他的夫人章氏也扔下只有三岁的诸葛亮小朋友仙逝了。诸葛珪身后一大家子只好托付给堂弟诸葛玄。诸葛玄是个厚道人,尽己所能照顾堂兄家人。诸葛玄与那个人品极差的袁术是故交(在重视门第的年代,与豪门出身的袁术交好,也反证诸葛氏在当时的名望绝对不俗),被其任命为豫章(在今江西南昌)太守。诸葛玄不放心侄子一家,就带着他们前去赴任。此时,诸葛瑾已经外出游学创业了,只有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随叔父到了豫章。

78、隆中对的内容早已家喻户晓,笔者就不再饶舌了。只想说刘表、刘璋两位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摊上刘备这么个亲戚,真叫欲哭无泪。特别是刘表,虽与刘备的关系远得没边,但与诸葛亮却是实在姻亲,因为小诸的丈母娘是刘表老婆的姐姐,照此来论的话,刘表算是诸葛亮的亲姨父,但是在利益面前,诸葛亮照样给刘表挖坑。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当刘表长子刘琦担心被继母蔡氏迫害时,诸葛亮让其出镇江夏,其目的绝不是帮刘琦避祸那么简单,恐怕还是在为计取荆州铺路。至于诸葛亮所谓“疏不间亲”的推辞,十之八九是在做戏。

79、诸葛亮秉承刘备的遗愿,为蜀汉政权竭尽全力,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者。开府治事,和吴国讲和。等刘备丧期过后,接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平定南方的叛乱了。

80、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再攻祁山。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拒而不战。诸葛亮割麦于上邽(在今甘肃天水)。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些脸上发烧的司马懿,只得追击满载而归的诸葛亮至卤城(在今甘肃天水与甘谷之间),可是一见蜀军摆出攻击架势,司马懿立刻掘营自守,任诸葛亮有千般妙计,笃定诸葛亮耗不起的司马懿只是免战高悬,哪怕别人说他“畏蜀如畏虎”,司马懿也自岿然不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