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中的成语故事(68句)

2023-09-22 09:42:35 59 0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2、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3、(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4、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5、(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6、(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7、(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8、出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9、(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10、(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1、(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3、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4、《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5、本章中“由”是指子路。子路叫仲由,字子路,又叫季路,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史记》里面说他“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jiā)豚,陵暴孔子。”简单说子路性格粗犷豪放,崇尚武力,性格刚直,头戴公鸡一样的帽子,腰佩猪皮装饰的宝剑。这样的造型,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子路的性格决定了骨子里有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有一种我行我素的作风、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志向。当然了,也有一种骄傲和盲目自信,以武力随便欺负人,就连孔子也会欺侮一下。《史记》里面则没有说二人是不是直接交手了,更没说是谁胜谁败了。如果让我们猜一下,孔子和子路比武,谁会输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定是孔子输。因为在大家心目中,孔子是个文化人,一介书生,墨水有余还可以,怎么可能有勇力呢?那么,历史上的孔子真的是纤弱书生吗?

16、后台回复“作文”领取高分必备作文素材电子版

17、(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20、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适可而止"。

21、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2、(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23、(成语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24、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也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5、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6、(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27、(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8、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30、(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1、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2、(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33、(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意思是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34、(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5、(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6、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7、(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38、(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9、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1、(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2、(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43、(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44、解读:正是有了这种勤奋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君子成人之美出处:《论语•颜渊》

45、(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6、无聊!"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47、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成群聚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48、(示例)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49、(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50、(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51、(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52、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53、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4、孟子名言! 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55、(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56、(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7、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58、(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59、(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60、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说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君子也好小人也罢,都不是在脸上写着的,不能因为他说的娓娓动听就觉得他是君子,又不能因为他说话苛刻逆耳就认为是小人。

61、(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62、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3、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64、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65、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6、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67、孔子: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x尽善矣,又尽美也!&#x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