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泰戈尔简介20字(70句)

2023-09-09 10:12:32 59 0

泰戈尔简介20字

1、泰戈尔不仅是这样告诫人们如何对待人生,而且也通过对一些无名小卒、无名花朵的礼赞,来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像那无名的花朵,比起萧萧的树叶来,它没有那暴风雨般的声响,而是以它质朴、华丽的沉默,显示出内在的美,装点着大千世界,给人们带来芬芳。人们不会因为那富丽堂皇的牡丹和绚丽多彩的菊花,而去卑视无名的小花。小花自有小花的性格,小花自有小花的芬芳,她纯洁、简朴、沉静,不就是那默默地为人生而献身的精神体现么?又像那绿叶,尽管它没有果实事业的尊贵,没有花的事业的美丽,可是,它的价值不就体现在为果实、为花朵的陪衬和制造绿荫么?这种叶事业,是一种献身的事业,人们不会轻视这种事业的,因为没有叶的事业,也没有果实的事业,没有花朵的事业。泰戈尔深深感到,这种默默献身的精神是无愧于人生的,正如“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伟大世界的”那样,它的内在价值永远显示出人生的光辉。

2、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3、我说:“在你们东方,你们知道如何维系一个家族的声望于不坠。前些日子,一位博物馆的馆长曾指着一个黑皮肤的矮个子男人——彼时,他手中正在整理着他们的中国印刷品——对我说道:‘那是日本天皇(Mikado)世代相传的遗产的鉴赏家,他是这个家族里面这种角色的第十四代传人了。’”他回答道:“当罗宾德拉纳特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就在自己的家里,受到那种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我想起了这些诗的丰富性与纯粹性,不由地说道:“在你们国家,是不是也有很多宣传式的文学,很多这类的评论文章?而我们常常必须这样去做,特别是在我自己所属的国家里。我们的大脑渐渐停止了那种创造力,但我们却一筹莫展。如果我们的生活不是持续地在竞争,我们就不会感觉有趣味,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听众与读者。在我们的精力当中,大概有五分之四是耗在了与各种不良趣味的战斗上,无论是同我们自己的大脑,还是与别人大脑里面的那种趣味宣战。”“我理解的,”他回答道,“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宣传式的写作。譬如,在我们的乡村里面,人们常常在背诵从中古世纪的梵文改编而成的那种漫长的神话诗篇,它们也经常插入一些片段,告诉人们必须履行的人世义务。”

4、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印度“(A)”。

5、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6、 对泰戈尔作品的介绍,这一时期也逐渐多起来。1920年2月、3月《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九期发表了黄仲苏译的《太戈尔的诗十七首》,译者在序中对泰戈尔作品的特色作了精粹的介绍:“太戈尔是多情的诗人,他爱他的祖国印度,他醉心于东方的文明,他看自然界的花草虫鸟日月星辰风雨山水等等如同是不能描写的,纯洁的、隽妙的美之无穷表示,世间惟有这种美,可以引起我们人类对于宇宙诚挚而雄厚的爱情,因为太戈尔能观察了解宇宙,并能用音韵描写万象,所以他便成了宇宙的情人,同时也成了宇宙的诗人。”1921年1月10日、4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1号、4号发表了郑振铎译的《杂译太戈尔的诗》,其中4号还有许地山译的泰戈尔的小说《在加尔各答途中》,并附跋;而5号上则发表了瞿世英翻译的泰戈尔的剧本《齐德拉》;1921年4月17日,《民国日报·觉悟》也刊出《译太戈尔园丁集第二十三首、二十四首》,译者为太白。

7、泰戈尔受到印度传统宗教和西方人性论、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东西方文明和文化的交触互动,诞生了(C)。

8、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9、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0、但是一个新人的脸庞向我门里窥进来,抬着他的眼望我的眼。

11、每日一点|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总结

12、那些回家的人们望着我发笑,使我满心羞惭。我像女乞丐一般地坐着,拉起了裙子,盖住我的脸,当他们问我要什么的时候,我垂下了眼帘,闭口不语。(第41号献歌)

13、易  晟||几树木棉花竞红,满园飞燕舞长空

14、泰戈尔同样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有着火热沸腾的赤子之情。在《被俘的英雄》中般达父子在死亡面前尤其表现得泰然自若,视死如归:孩子的嫩脸上闪耀着英勇无畏的光辉;父亲:屹立着死去——不曾发出一声痛苦的叹息。

15、《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16、这部诗集曾极大地激励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意志,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17、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18、1861年5月7日,印度诗人泰戈尔诞生;1967年5月7日,中国作家周作人病逝。冥冥之中,周作人与泰戈尔似乎有前世今生的缘分。的确,在中印两国现代文化交流史上,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交:一次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泰戈尔是周作人批判封建礼教的靶子;一次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前后,周作人因自身的复杂而对泰戈尔的态度亦变得复杂。探讨周作人的泰戈尔观的内涵及成因,不但有益于我们认识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复杂关系,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具体、细致地了解周作人这个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复杂个体所以复杂的一些原因。

19、我必须上路了,弟兄们,请为我饯行吧!向你们所有人鞠躬之后,我就应当启程了。

20、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21、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22、综观泰戈尔的诗歌,清新朴素是其最大的特色,《吉檀迦利》35首中,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夸饰的情感,句句犹如白话,却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23、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24、此本小说围绕主人公戈拉展开,通过描写戈拉由一个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到发现自己不是印度种族的人而做出的自我改变,反映了作者对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的激进主义人士的批判。

25、真正的泰戈尔热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而这股热潮的出现,与对欧洲“泰戈尔热”的介绍分不开。

26、他们不知道如何游泳,他们也不懂得怎么撒网。采珠者在寻找宝珠,商人们向远方出航。而孩子们却把石头捡起,再把石头扔下。他们既不寻找那隐藏的宝藏,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撒网。(第60号献歌)

27、《白洋淀纪事》名著导读知识梳理,中学语文教科书推荐阅读!(可下载)

28、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29、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30、初中语文|《飞向太空港》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可下载!

31、于是,这个世界就不再是神圣的牢狱和惩罚之地了,反而是一种升华。仿佛进入了画家更为深沉的心境当中,因为它既画出了尘土,也画出了阳光。而为了寻找到类似的声音,我们会靠近圣弗朗西斯和威廉·布莱克,他们在我们遍布暴力的历史当中,看起来却仿佛是异族人一般的迥然相异。

32、《采思集》泰戈尔捕捉了大量关于自然界的灵感。他说天空的黄昏像一盏灯,说微风中的树叶像思绪的断片,说鸟儿的鸣唱是晨曦来自大地的回音;他将自然界的一切拟人化。他让天空和大海对话,让花儿和太阳对话,在泰戈尔的诗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长与思考;而他只是为它们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

33、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34、每日一点|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最全考点

35、也正如此,他才会期盼那灯火的点燃,希望为那些去了错误途径,以迷路而求得生存的人带来光明,正如吉檀迦利所译的那样:“这是一首献歌,献给庄严而美丽的大地,献给万千人心中的理想。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素不相识,我们醒来,却发现我们原来是相亲相爱的。”泰戈尔著作之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他的诗正如一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仅仅看着他,就能感知和平,感知安慰,感知爱。

36、泰戈尔认为,爱创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人类最真诚最纯朴的情感。

37、被称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是:《吉檀迦利》。

38、1918年,距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五年,但他在中国还几乎不为人所知,仅有的一些介绍或研究文章,主要也都是在其诺贝尔文学奖光辉照耀下的赞美。但就在这一年的12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人的文学》,惊世骇俗地公开批评泰戈尔是东方封建守旧思想的代表:

39、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

40、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41、  在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在欧洲就已经获得了不少赞誉,得奖后不久,欧洲就掀起了一个盛况空前的“泰戈尔热”,而泰戈尔也频繁地被邀请到欧洲和美洲各国巡回演讲,到处宣传东方的精神文明,所到之处,万人称颂,一路鲜花和掌声。一时间,《吉檀迦利》成为欧洲最畅销的书,而英国女王也适时地授予泰戈尔爵士称号,锦上添花。

42、泰戈尔生前共计出版过九部英文诗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郑振铎和冰心等人陆续译介到中国,其中《飞鸟集》影响中国文学极大,而《流萤集》与中国渊源最深。两书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受到了日本俳句和中国绝句的影响,短小简洁而又意味深长,与泰戈尔其他诗集迥异,自成一种风格,堪称泰戈尔的短诗双璧。诗人、金融家王钦刚先生,青壮时商海沉浮,与诗歌渐行渐远;人到中年,回归恬淡,重拾对诗的热爱,遂有了《飞鸟集》《流萤集》的翻译。诗作中蕴含的人生况味,大概不是未经一番沉浮的译者所能轻易体察的。王先生以不惑之年的阅历和感悟来观照泰翁之诗,其得于字里行间者,当远多于他人。诗意,非栖居其中不能领略。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青年诗人戴潍娜,与王先生一起,赏析泰翁之作,共享诗歌之美。

43、《园丁集》是泰戈尔的重要的代表作之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

44、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孩子,母亲,诗人。

45、在泰戈尔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一样,人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际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

46、(3)《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的代表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语“献诗”的意思。共收短诗103首(《诗选》全部收录),是一部宗教抒情诗集,又是一部哲理诗集。泰戈尔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美丽的山川以及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童心和母爱的赞美。

47、日来年往,就是他永远以种种名字,种种姿态,种种深悲和极乐,来打动我的心。

48、1912年泰戈尔自己把《海鸟集》译成英文,次年便以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高度评价了泰戈尔的创作,特别是他通过文学创作“调和人类文明两极化”的努力。参见诺贝尔奖委员会1913年文学奖颁奖辞。

49、泰戈尔正是站在这样的一个起点,将印度几千年的文化凝聚在短短的几个篇章之中,以其深刻的笔触书写成诗,无关宗教,无关信仰,只是对文字对文学的追求。

50、时间还没有来到,歌词也未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儿从旁边叹息走过。

51、(5)《园丁集》:《园丁集》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共收85首散文诗(《诗选》全部收录)。诗歌中通过恋爱、幽会、相思、追求、期待、新婚以及离别的各种场景的描写,细腻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爱情的欢乐、苦恼和忧伤,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探索与追求。

52、但此时这些零星的影响还不足以构成中国的“泰戈尔热”,中国国内对泰戈尔总体上来说还是冷淡的,一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1917年年底,郭沫若为生计计,将泰戈尔的《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中的一些诗翻译编辑成一部小集子《太戈尔诗选》,准备交给国内的出版社出版,结果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都不接受,郭沫若还因此对泰戈尔而生出反感。所以说,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人出于个人的兴趣对泰戈尔表示出好感或受到泰戈尔的作品和思想的影响,如冰心就把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诗集中的一些诗翻译出来发表,还模仿着创作了《繁星》、《春水》这样的泰戈尔式的诗集,并且充满深情地“遥寄”泰戈尔说:“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籍我心灵的寂寞;”(3)而郑振铎也是因为倾心泰戈尔作品的精美优雅而最早较多地把泰戈尔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其他还有王统照也是在这时期开始注意泰戈尔的。但这些翻译介绍都是零星地散于各报纸杂志上,没有形成大气候。

53、第一层:为何是泰戈尔将这幅景象写成了诗?诗人描写的这幅景象我们平常都不陌生,可只有泰戈尔写进诗并成为经典诗句。这说明,只有心中有诗,把生活看成诗的人,才能赋予普通生活以盎然诗意。这是诗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只有爱自然的诗人才能与自然保持这种密切关系。我们应像泰戈尔一样培养从平凡中看出诗意的习惯和能力。

54、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孟加拉河流域,多以抨击殖民主义统治,斥责封建道德习俗为主题。《太阳与乌云》、《饥饿的石头》、《妻子的信》都是永远受人喜爱的名篇。

55、在他的作品中,泰戈尔用他特有的笔法将印度神话、古印度教义以及佛教文化相互交融,有湿婆舞天的故事,有所罗门的生活,也有佛陀菩提下的禅茶。

56、希望大家通过我们老师整理的复习资料,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本学期各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打通七经八脉,既能避免遗忘,提升记忆效果,又能促进思维发展,更好地触类旁通。

57、《摩诃摩耶》泰戈尔通过《摩诃摩耶》这一爱情悲剧,展示了多元而深刻的主题,在凸现苦难深重的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妇女痛苦凄惨生活的同时,强烈的批判了印度封建的陈规陋习——寡妇殉葬制、童婚制以及种姓制度的残酷、荒谬和野蛮。同时,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触抓住并描画了人的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58、 可以想见,这个已名满全球的印度哲人能答应来中国讲学,会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引起怎样的振动和兴奋。在“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已很久没有什么热点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为此又开始躁动起来,各种团体和一些重要的政治或文化人物纷纷对此做出反应,当时的热闹情景恰如徐志摩在1923年12月27日致泰戈尔的信中所说的:“我们已准备停当以俟尊架莅临。这里几乎所有具影响力的杂志都登载有关你的文章,也有出特刊介绍的。你的英文著作已大部分译成中文,有的还有一种以上的译本。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作家,从来没有一个象你这样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国家的人心中,引起那么广泛真挚的兴趣。也没有几个作家(连我们的古代圣贤也不例外)象你这样把生气勃勃和浩瀚无边的鼓舞力量赐给我们”。这些话当然难免夸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足以说明泰戈尔要来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引起的震动。        

59、1913年,他以_________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60、泰戈尔访华期间,恰是周作人酝酿思想转向的关键时期。就在同年的11月17日,周作人提出了新的文化救国之道,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在所切要的是一种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去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也就是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舍此中国别无得救之道。”泰戈尔在华宣扬东方文明,劝诫中国不要走西方的道路,要固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周作人思想,有诸多切合之处。按理,周作人应加入“保泰大军”,但其实不然。在这场“泰戈尔之战”中,周作人自居中庸,“在反对与欢迎两方面都不加入”,却又对欢迎和反对泰戈尔的人各打五十大板。

61、请您仔细读完本期推送,文末有赠阅福利哦;同时,敬请留意本周获得赠阅的幸运读者名单

62、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63、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64、   自泰戈尔答应来华至1924年4月踏上中国土地前后的这段时间内,中国文化界真的为这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忙碌起来了。最先做出反应的自然是最敏锐的报刊杂志:《东方杂志》(1923年7月25日,第20卷4号),《小说月报》(1923年9月10日、10月10日,第14卷10号),北京佛化新青年会的《佛化新青年》(1924年5月,第2卷2号)上都出了“太戈尔专号”;《小说月报》第15卷4号在“诗人拜伦的百年祭”专号内还特地编辑了“欢迎太戈尔先生”临时增刊;其他一些杂志如《民铎》、《时事新报·学灯》、《晨报副锩》、《创造周报》、《文学周报》、《民国日报·觉悟》、《向导》、《中国青年》等都发表了泰戈尔的作品及有关文章。

65、他们用沙子盖起了房屋,手中摆弄着空空的贝壳。他们还用枯萎的树叶编成了小船,又欢笑着让小船漂浮到深远的海上。孩子们在世界的海岸,进行着他们专注而安定的游玩。

66、《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点+练习大集合,重点名著篇目必须了解!

67、实际上,此时的周作人已根本不相信外来的思想文化能改变中国,尤其是国人的思想——“思想的力量在群众上面真可怜地微弱”;“我们说借招牌卖玄学是不正当,也只是说手段的卑劣,并不相信它真能使中国玄化。”他以佛教为例。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多年,但除了化成中国固有的拜物教崇拜外几乎没对中国文化产生什么根本的影响。泰戈尔“无论什么样了不得”,影响总不及释迦文佛,因此,“要说他的讲演于将来中国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我实在不能附和。”他冷静地预见到,中国人虽然现在热热闹闹地或欢呼或批判泰戈尔,但结果“不过送一个名字,刊几篇文章,先农坛真光剧场看几回热闹,蔬菜馆洋书铺多一点生意罢了,随后大家送他上车完事,与杜威、罗素(杜里舒不必提了)走后一样。”(《“大人之危害”及其他》)——郭沫若也将中国人请泰戈尔、罗素、杜威来中国讲演视为“乡下人办神会,抬起神像走街一样的热闹。但是神像回宫去了,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些什么呢?——啊,可怜!可怜只有几张班鬼的符禄!然而抬神像的人倒因而得了不少的利益。”郭沫若属于周作人所谓听闻泰戈尔来华就“急急皇皇奔走呼号,好像是大难临头”的“热心”反泰者之一(《“大人之危害”及其他》),只不过郭沫若反对的是欢迎泰戈尔的人不懂泰戈尔,而周作人暗讽的则是反对泰戈尔的人不懂泰戈尔。但两人都看出了欢迎者对泰戈尔只是盲目崇拜。

68、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69、投稿说明:原创作品,现代诗一般六至八首;散文诗三至六章节;旧体诗词十至十六首,新旧韵均可,但不混用。配上个人简介和相片,放于一个文档。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