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索尔仁尼琴的终极关怀(33句)

2023-08-28 10:13:07 59 0

索尔仁尼琴的终极关怀

1、因为在长期不断的宣传下,他们国家的老百姓又没有足够的渠道去了解真相,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洗脑”。仅有的一小部分能看透本质的聪明人,却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没法影响群众。

2、记者纷纷散去,继续随行的只有资助方的摄影师和节目主持人,甚至就连摄影镜头也只得“越来越多地转向壮丽的俄罗斯自然风光”。(索尔仁尼琴的终极关怀)。

3、——尽管它们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就如同索尔仁尼琴和斯大林。

4、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

5、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6、    大概,人们会在知天命的年纪,开始思考上述关于人类命运的议题吧。

7、从宗教和英雄中解放出来,对现代化起着平衡张力。没有终极关怀就没有内心的自由。终极关怀居于人类精神整体的深层。(索尔仁尼琴的终极关怀)。

8、 我盯着唱片黑白封面上作曲家的面孔,想起他那些也许灵魂至今仍在旷野上游荡的同伴们:克尔凯敦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舍斯托夫等——无论权威哲学家怎样论证“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他们仍坚持要想重新获得自由,即使以赤身裸体、以绝望为拐杖,甚至“以头撞墙”也在所不惜。他们梦想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冲破必然性的牢笼,致力于彻底消除恶。他们告诉我们,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依靠信仰,用信仰战胜依赖于必然性的知识——知识却总是告诉我们以必然性,让我们对必然性俯首贴耳。

9、 初到大西洋彼岸的拉赫玛尼诺夫生活是艰难而紧张的,家乡的伊万诺维卡庄园被苏维埃政府没收,离开时全家人身上仅带着不到两千卢布和一些简单行李,为了生活他积极地投身于各种音乐会演出活动。在著名经纪人查尔斯·艾利斯的帮助安排下,他成为某钢琴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在一个季度内被安排演出四十场之多,借以在市场上推广其钢琴品牌。但是在创作上他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写任何作品。

10、 (点我阅读上篇)一阵排枪向沙皇一家扫来。顷刻间,撕裂人心的喊叫声和手枪声混成一片。奥尔佳扑到她弟弟面前。第一颗子弹击中她的肩部,她打了一个转;第二颗子弹射中她的胸膛,她倒在地上,其他人也随即倒在她旁边,扭曲着,呻吟着;最后一颗子弹击中她的喉部,鲜血从嘴里喷出,奥尔佳不动了,全家人倒在血泊之中。为了防止被人辨认出来,她们的脸被洒上硫酸,尸体经过焚烧被匆忙扔进了一个废弃的旧矿井之中……

11、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真理来源

12、 我站在阁楼上的窗边,手中拿着一张唱片: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交响曲》。

13、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个人的独立信念,而不被各种政治势力所收购?索尔仁尼琴在自传里宣称,被捕就是他开始忏悔并获得神启的时刻。他在囚室里听到了上帝的声音。癌病房境遇还提供了另一次更重大的契机。在流放地哈萨克斯坦,做完手术的后半夜,他和另一位基督徒囚犯,展开了触电式的对话。越过无边的黑暗,病友向他低声说出福音,闪电般击中了内在的黑暗。他从此获得了毕生战胜恐惧的勇气。

14、 无论科学家怎样论证大海中的沙石的重量要超过人类的重量,他们仍然坚持说,人类的苦难要远远超过大海中沙石的重量。没人能像他们那样善于窥见人类心灵的黑暗面——他们看到人类的心灵深深沉溺于罪恶之中,他们知道要摆脱这个深渊,就必须进行难以忍受的艰苦斗争,他们懂得人类因什么受磨难,他们为她寻找安慰,鼓励她站起来奋斗,使她相信善最终会取得胜利。

15、战争题材,绝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开挖的资源。

16、美国南北战争纪念馆、《现代启示录》、《桂河大桥》《拯救大兵瑞恩》《羊脂球》《战争与和平》《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赠言》《古拉格群岛》,八个对战争的反思案例,引出了如何纪念战争的人类大课题。

17、好的作品会对一些人的人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让人生目标更加——,曾几何时,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部《平凡的世界》,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圣经”,成为他们一生中经受——,战胜苦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18、吴艳,教授,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江汉大学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中心主任,江汉大学延安文艺研究所所长。

19、在农业生产中若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0、终极关怀的哲学与神学观点哲学观点:终极关怀是存在的意义和力量。

21、3D电视是一种能够——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对观众而言,延伸于屏幕的景物具有——的震撼效果。

22、索尔仁尼琴的创作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在创作中注重继承与创新。以他被逐出境的1974年为界,可将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成就较高,早期创作有较高的艺术性。

23、 从此他将在异国他乡度过其生命中最后25年,永远不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然而他个人的唏嘘遭遇早已淹没在“十月革命”所引发的庞大流亡集体的滚滚洪流之中。

24、不仅是反犹问题,索尔仁尼琴,也有着根深蒂固的俄罗斯本位主义,更有领土扩张、帝国霸权、以这些根植于俄罗斯传统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25、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学批评的缺席,抑或逃亡。理论上讲,批评和创作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事实上,批评的地位很低,力量很小,甚至沦落到为创作吹喇叭,抬轿子的地步。那么,真正的批评究竟是什么?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他的《论批评》里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是:“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品、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按照这样的说法,这种美和缺点的揭示,要以深谙文艺规律、精读艺术文本、结合现实生活为基础。恩格斯也说,文学批评要从美学的和历史的两个层面展开。其历史的层面,就是要对艺术文本的形象内容系统做审美价值的判断,也就是要做出是非的评判,而且,要追求一流的是非评判。

26、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从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主线的十多年间,500多个活生生的形象涉及到了国家与私人生活一切的可能领域:历史,为战争改变的历史,战争,为战争改变的爱情,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的各个阶段,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什么爱国主义的史诗,列托的重要使命是要为他赋予的每一个人物不断地超越以及解脱。顺便再说一句,读俄罗斯这个民族要从《俄罗斯思想》开始,不然,你一读就读到爱国主义那里去了。兹举两例:《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赠言》让我们有机会澄清了对苏联音乐最大的误解——“有人认为早已被公认的,获得世界荣誉的第七(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是描写战争,这些人是多么的又聋又瞎!我的交响曲多数是墓碑,是献给因政治迫害而死在何方葬在何处都不知的每一个受害者!”看啊,宣传机器说这“大炮音乐”是热爱祖国,可是作曲家本人却说的是为无名尸体立碑!

27、 俄国革命后惨烈的内部战争和西方武装力量干涉对于俄国各个政治势力而言都是一场大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农村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横祸、饥饿和疾病。

28、 恐惧产生奴隶,而奴隶反过来渴望成为奴隶主,所有人都在朝不保夕的生存恐惧中残喘争斗,这种生存恐惧受赠于历史和自然并反馈于后两者:人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争夺生存资源、破环生态资源导致了频繁的社会动乱,自然灾害和社会变乱(天灾与战祸)互相扶持,反复频繁发作,在此基础上,人性之恶在口腹之欲层面上被充分调动起来并获得了坚固的韧性,同时生存恐惧锁定了精神自由和个人自由,进而导致对强制力量和机会主义(暴力与狡猾)的崇拜和对所谓“我(们)即正义”的歇斯底里的强调。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马基雅维里到霍布斯已经被理论化了但却在西方现实中被当作堕落精神而一直受到批评(与基督教文明的终极关怀水火不容)的权利斗争理论在灾变社会中被普遍地、高超或低劣地加以实践着并不可避免地以暴力手段在烈火和断肢血泊中升华着,西方文化的品质“批判理性”——反省精神和忏悔精神如果说在温饱糊口年代还以原始诗性方式多少存在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抒情或呼告中的话,那么此时已经彻底被生存恐惧和残酷的现实斗争所吞噬。

29、我们不能夸大索尔仁尼琴的影响力,在列根带动的保守革命里,他只是个蹩脚的配角;在普京发起的大俄罗斯复兴运动中,他起到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要是我们相信一个知识分子应该从头至尾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话,就不能不为他感到难过了。他晚年的种种言论被大部分人视为荒诞不经的传说,可是两位总统却感到很受用(特别是普京),能够拿来当做自己的小手枪。普京真心相信索尔仁尼琴深深沉迷的那套神话吗?未必;但它的确合乎他的政治需要,合乎他想推动的意识形态。

30、197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偷窥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越过“内部资料”的栅栏,他的反面乌托邦叙事令我感到震惊。一位从未听说过的陌生作家,正在用畸零的手指,痛击着中国人昏睡的灵魂,让我们闻到了浓烈的叛徒气味。

31、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最幸福的时刻冻死了,她成为了人们议论的对象。这个回叙性的结尾,以及结尾中的“美丽”、“新年的幸福”等词语更加突出地衬托出了结局的悲惨。

32、1968年,索尔仁尼琴谴责苏联劳改营的“残酷”和“不人道”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70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翌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全书共3卷,1976年出齐),这是一部特写性长篇小说,情节除主人公坐牢的经历外,引用了上百人的报告、回忆、书信和苏联官方与西方的资料,指责从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社会都是“非人的残暴统治”。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