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门捷列夫(74句)

2023-08-05 10:07:09 59 0

门捷列夫

1、他留在了海德堡,原因很简单:老乡多。在那个年代,海德堡大约有10%的学生来自俄国,构成了庞大的侨民社区。

2、稿费自然也是一门生财之道。门捷列夫很快开启了著作等数身、本本皆传世的高产人生。回国后花了不到4个月时间,门捷列夫完成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本《有机化学》。该书不仅是前人资料的汇编,还加入了新的知识点。例如,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极限理论,认为甲烷CH4的碳氢比是所有碳氢化合物中最高的。

3、俄国化学奖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现并归纳了元素周期律、制作了最早的元素周期表,这是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元素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元素周期表直到今天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4、  第一个上榜世界十大杰出化学家的是波义耳,它是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把化学从其它学科之中分离出来,让它有着特有的研究对象并且提出了元素定义。(门捷列夫)。

5、  时间:1627年1月25-1691年12月30

6、1867年,沃斯克列森斯基搬离圣彼得堡,把一个纯化学教授的空缺留给了门捷列夫。

7、1860年9月3日是一个事后看起来非常关键的节点。当时,海德堡附近的卡尔斯鲁厄举办了首届国际化学大会,包括凯库勒、拜耳在内的140名著名欧洲化学家出席。来自意大利的坎尼扎罗号召用阿伏伽德罗发明的标准统一原子量、分子量的概念,解决纷争已久的分歧。

8、门捷列夫在排列时还发现,锌后面应该是砷,但砷的性质和磷相似,应该放在磷下面。于是他又大胆推测锌与砷之间还有两种元素未被发现,门捷列夫把这两个位置空了出来,并称之为“类铝”和“类硅”,并同样预言了它们主要的性质。

9、  “那样你的前途就毁了,不要干那么愚蠢的事情!”列谢娃的情绪也开始有些失控。

10、地址:上海市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121信箱(200444)

11、这份材料是法国科学家布瓦博德朗的研究报告,也宣布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镓”,并且在报告中提供了镓的多种实验数据。

12、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门捷列夫因为是在梦中得到灵感的,所以人们都说“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

13、莫瓦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多少个日夜的苦苦思索和等待,在这一刻都变得非同寻常。他立刻将实验成果汇报给了法国科学院。由于莫瓦桑是成名已久的著名科学家,法国科学院在没有再次验证的情况下直接向外界宣布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欧洲沸腾了,各大科研机构以及钻石经销商纷纷拥向莫瓦桑的住所,想第一时间购得相关资料,但是莫瓦桑却是秘而不宣。当时所有的人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莫瓦桑一定可以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掌握了“点石成金”的秘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莫瓦桑对金钱并不感兴趣,当他制成了人造金刚石之后,并没有大量生产,而是立刻转向了其他科学研究。

14、  这对年轻的恋人因为这件事情产生了一些隔阂。但是这件事情过后,门捷列夫反思了一下,认为列谢娃可能是从一个亲人的角度出发,担心他的安全,于是他原谅了列谢娃,继续和她交往。

15、他由此发现了气体和液体随着温度和压力转化的奥秘,提出只要降至“绝对沸点”(现在称为“临界温度”),一切气体皆可液化。这是门捷列夫独立作出的第一项重要发现。

16、  一天,门捷列夫工作到深夜,因为长时间的劳累,他终于支持不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17、六年后,1875年的一天,舟齐律看到了一份材料,她兴奋地冲入门捷列夫的办公室:“教授,我们预测的类铝被发现了!”

18、门捷列夫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与综合,领悟到化学元素依照原子量(严格的说法应为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序数)的大小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从而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19世纪中叶,许多元素还没有被发现,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内,又在表中留下一些空位,预言了与硼、铝、硅类似的元素的存在。他借助梵文前缀eka(意“类”)将这些未知元素命名为“类硼”“类铝”和“类硅”——它们正是后来被发现的钪、镓、锗。根据自己的理论,门捷列夫还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原子量的数值有误。例如:当时认为金的原子量比锇、铱、铂要小,但门捷列夫坚持把金排在这些元素后面,并提出应该重新测量金的原子量,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

19、金属元素对人类生产力的推进产生了决定性作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属中有些非常稳定,比如金、银、铜。它们已经被人类开发运用了数千年。而有一些金属非常活泼,甚至只能放在煤油里保存,一旦接触空气和水,它们就会“大发雷霆”。这些活泼与高冷的金属性格各异,却又和谐地共生于宇宙之间。

20、2019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共180份打包)

21、舟齐律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她曾是门捷列夫的学生,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了门捷列夫的助手。

22、后来,陆续有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金刚石之所以在高温下燃烧,就是因为它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单质,燃烧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从而消失的。科学家们还证明了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只是结构不同。

23、(3)凯德洛夫.伟大发现的一天(M).林永康,等,译.大连:大连理工学院出版社,20

24、但是,她一心向往着至少让末子门捷列夫上大学,希望儿子成为学者的母亲,决心离开家乡迁到大城市。她把工厂作了清算,经过2千公里以上艰辛的马车旅行,母子俩到了莫斯科。可是由于出身学校不在指定校区之内,门捷列夫被拒绝报考莫斯科大学。于是母子俩又于1850年春迁到首都彼得堡。在那里门捷列夫考上了医学外科学校。然而不幸的是,一次他列席尸体解剖,一看尸体就晕了过去。

25、继承教职的同时,门捷列夫也要继承前辈兼老朋友的教学任务:无机化学课。这对他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他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本全新的教材。

26、  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的化学家,他提出了分子假说,来证明分子和原子的不同,物质就是由它们组成,他的理论推动近代科学发展,使人们明确分子物理。

27、门捷列夫指出,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根据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元素的周期规律可以更精确地表达为: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数(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根据元素周期定律,所有元素都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而得到元素周期表。可以说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定律的表达式。

28、圣彼得堡负责全国性及国际性精密量测的国家计量研究所,是以门捷列夫的名字命名,在旁边有门捷列夫的纪念馆,其中有照片,门捷列夫坐着的雕像,以上面绘有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墙。

29、门捷列夫的父亲伊万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母亲玛利亚来自当地著名的商贾世家。玛利亚的祖父创办了西伯利亚地区第一家玻璃厂和印刷厂,这可能算是门捷列夫的一点“化学基因”。

30、莫瓦桑也是一名多产的化学家,他的一生对科学的贡献不计其数,他凭借着多项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名震欧洲。

31、门捷列夫在纸上写了几组数据:7—23—40—88—15—80—1问舟齐律:“你看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规律?”

32、“俄罗斯化学之父”沃斯克列森斯基(1808年-1880年)

33、   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让已经发现的63种化学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呢?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也不例外。

34、(注:这两个数据与现在的周期表中几乎相同,类铝就是镓,相对原子质量为72;类硅就是锗,相对原子质量为)

35、由于编写了百科全书中的《酒精度量学》一章,门捷列夫还被财政部聘为酒精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征求精确测量乙醇溶液浓度的新方法和新装置,以改革酒税。他用几次立方蒸馏得到了极纯的乙醇,详尽研究了溶液体积和密度随温度和水乙醇比的变化,提炼出精准而复杂的公式作为工业标准。

36、这本划时代的著作,分上下两卷,在门捷列夫生前改过8版,死后修至第13版,如今仍是化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读物。书名叫做《化学原理》。

37、   莫瓦桑也是一名多产的化学家,他的一生对科学的贡献不计其数,他凭借着多项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名震欧洲。

38、  在睡梦中,他的脑海里突然显示出一张他日思夜想的元素表:每一行、每一列都那么有规律;原子量依次递增,元素性质相互类似,中间没有任何的空缺,元素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之间有种周期性的关系。

39、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是对的,回家后继续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 遇到什么地方接连不上时,他就断定还有新元素没被发现,暂时补一张空牌。就这样门捷列夫一口气预言了11种未知元素。

40、刘玉鑫教授:关于本科生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和教材编著的一些思考

41、求实毕竟是科学家的品质,布瓦博德朗决定再做一次实验。他十分小心地提纯了所得到的物质,重新测定了镓的密度,发现镓的密度正如门捷列夫所预言的那样,果然是

42、门捷列夫那段时间终日饥肠辘辘,修补衣物都要赊账。他接下了所有能接的活,同时教化学、物理、地理,在几个高中之间来回跑。

43、1772年,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对钻石产生了兴趣。他用尽自己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块钻石,对它进行研究。他把钻石放置于高温中加热至火红,发现钻石燃烧了,化成了一缕青烟消失了,这让他非常震惊和心痛,花了毕生积蓄的钻石就这么没了,能不心痛吗?

44、有趣的是,有关元素周期律的最早中文记录,似乎出自中国第一位派驻海外的外交官、清廷驻英公使郭嵩焘(1818—1891)。图4是《伦敦电讯画报》1877年2月24日增刊上刊登的郭嵩焘像。郭嵩焘出使英国期间,曾多次向人请教近代化学方面的知识,而他身边恰好有两个堪当此任的人。第一位是其英国随员马格里(HallidayMacartney,1833—1906),此公是乾隆年间英国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团长马嘎尔尼(GeorgeMacartney,1737—1806)的后人,早年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1876年以三品衔候选道兼三等翻译官的身份随郭嵩焘出使英国。第二位是福州船政学堂舰船驾驶科首届毕业生会考第一名罗丰禄(1850—1901),他的同期同学包括严复、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邓世昌等众多名人。1877年3月,清廷选派第一届赴欧留学生时,罗丰禄已经留校任教,但是他还是以候选主事兼翻译官的身份获选,只是没有像严复等同学那样被派往海军学院,而是直接进入伦敦国王学院深造,师从化学名家蒲陆山(CharlesLoudonBloxam)学习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罗丰禄后来成了一名职业外交官,先后出任清廷派驻英、意、比、俄等国的公使。图5是英国伯明翰市1900年制作的罗丰禄纪念章。

45、在发现了镓后的四年,也就是1879年,瑞典科学家尼尔逊发现了钪,它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硼。1886年法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了锗,它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这些元素的性质竟和门捷列夫十五年前的预言非常吻合。

46、  如果把这一行人分成几段,每一段都含有一个颜色七人组,再将它们平行排列,让每种颜色对齐,穿红衣服的一列,穿绿衣服的一列,把穿杂色衣服的人排在两边,就形成了一个阵列。每一行里的人都按高矮排列,而每一列里的人衣服颜色相同。这基本上就是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只是要把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来看。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里面元素的性质从金属逐渐变为非金属(从红变为紫)。每一纵列叫作一个族,里面的元素性质彼此相似(衣服颜色相同)。用这种列表方式,元素随着原子量上升而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就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47、化学究竟在围绕怎样的宪法运作,才构成了人类所见所用所生产的物质世界?

48、除了薪水,门捷列夫还有意外的收获。他一直以来都对液体和溶液的基本物化性质很感兴趣。在研究酒精的过程中,他可以从精准绘制的图像中读出清晰的化合物组分,即乙醇与水分子的摩尔比。

49、很多人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但是诺贝尔奖真的能准确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吗?一个门捷列夫难道抵不上十个普通诺贝尔奖获得者吗?一个列夫·托尔斯泰难道抵不上十个文学上的丘吉尔吗?

50、舟齐律稍作思考,说:“中间一个数大约是前后两个数的平均值。”

51、写完《有机化学》之后,门捷列夫接下了翻译德文《技术百科全书》的校对工作,并心血来潮主笔了几个章节。他在出版界获得了惊人的声誉,身无博士学位,竟被圣彼得堡应用技术学院聘为教授。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当时的校长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父亲。

52、第二年也就是1907年,莫瓦桑和门捷列夫相继离世。让人没想到的是,之后的故事更加精彩、耐人寻味。欧洲的很多科研机构和钻石经销商们在莫瓦桑生前没办法得到他们想要的秘密,在莫瓦桑死后就找到了他的遗孀,想购买莫瓦桑的研究手稿。最后某些商人高价购得了莫瓦桑关于人造金刚石的实验记录。他们如获至宝,立刻展开研究,进行实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制得大量金刚石,妄想一夜暴富。

53、(1)梦隐.致敬门捷列夫(J).科学文化评论,2019(1):126-1

54、收到门捷列夫的来信,布瓦博德朗非常诧异:我是全世界唯一拥有镓的人,你怎么能知道我的数据不对呢?

55、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56、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无论这些人怎么进行实验就是得不到他们想要的金刚石,实验没有一次成功,即使连一点点金刚石的影子都看不到。这些商人们愤怒了,他们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肯定是莫瓦桑的遗孀没有将真正的原稿卖给他们。于是,这些人纷纷找到莫瓦桑的遗孀讨要说法,要求她公布莫瓦桑真正的实验方案。但是莫瓦桑的遗孀也感到非常委屈,她明明就是把手稿原封不动的给了那些人,实验没有成功怎么能怪她呢?最后她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去找以前和莫瓦桑一起进行实验的助手,希望他能找到那些人实验未成功的原因。

57、关于门捷列夫发现周期律的过程,流传着许多以讹传讹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托梦说和扑克说:前者说门捷列夫在连续三天三夜工作后昏昏入睡,梦中看见按应有位置排列的周期表;后者则说他是在玩纸牌时突然获得灵感的。这些都属于捕风捉影的传说。实际上,早在1860年,门捷列夫就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化学家大会上获得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StanislaoCannizzaro,1826—1910)阐述原子-分子论的小册子,从而产生化学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增加而呈现周期变化的思想。从1865年起,身为彼得堡工学院和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的门捷列夫着手编撰《化学原理》,正是在此过程中他开始关注各种元素的性质与关系,也曾利用卡片尝试不同的分类与组合,“扑克说”大概就由此而来。

58、舟齐律也想起来了:“我也看到过,在这之后,德国人迈耶尔也提出过《六元素表》。”

59、在海德堡,门捷列夫投靠在“本生电池”、“本生灯”的发明人门下。本生因实验爆炸失去了右眼,但提出了被称为“化学家眼睛”的光谱分析法。

60、①他用电解法制取了世界上最活泼且毒性很大的非金属单质——氟。单质氟的制取过程充满了艰辛,历经70余年,无数科学家为之付出了辛勤的血汗,有些科学家甚至为之献出了生命,最终这座元素的高峰被莫瓦桑征服,但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经常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因中毒而被迫中断,身体刚恢复一点,又重新地投入到制取氟的工作中来。正是这种顽强而近乎于偏执的精神,才使得他征服了整个自然界中“最不听话”的元素,使得人们可以一窥单质氟的真面目。他曾经对友人说过,单质氟至少夺走了他10年的生命;

61、   今天我就和各位朋友们说一说莫瓦桑制取人造金刚石的过程,这里面的故事曲折离奇,让人惊叹不已。

62、这后来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论酒精和水的化合物》。1865年1月31日,门捷列夫成了门捷列夫博士。

63、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Ivanovich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但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那一天距离他的73岁生日只有六天。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64、多日的劳累,门捷列夫终于坚持不住了,他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还在玩卡片,找化学元素的规律。突然,他好像看到一个更完整、圆满的周期表。他惊醒了,赶紧睁开眼,再从头至尾看一遍刚才排出的牌阵,他惊喜地发现,元素的性质呈现了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65、  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

66、外文名:Дми́три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俄语)

67、王青教授:昨晚(6月9日),清华电动力学期末考试

68、  门捷列夫的老师可气坏了,大声说:“快收起你这套魔术吧,身为教授,不在实验室里老老实实地做实验,却异想天开,摆摆纸牌就以为发现什么元素规律?”他一边说着,一边收拾东西离开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站起,这场讨论就这样不了了之。

69、35岁的化学教研室主任门捷列夫最近很烦,他正在编写的《化学原理》遇到了一个瓶颈:怎样用合乎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另外,他讲授的“理论化学”课程也因体系零乱,学生们颇有微词,就连他的助手舟齐律都说:“教授,再这样教下去,大家可能要转专业了。”

70、有趣的是,郭嵩焘在记述了上面的故事之后,又联想到大约半年前(1877年8月26日)从报纸上读到的海王星之发现的故事:1846年,在法国人勒维耶(JeanJosephLeVerrier,1811—1877)和英国人亚当斯(JohnCouchAdams,1819—1892)各自独立推算的基础上,天文学家找到了天王星外一颗较大行星,即海王星。郭嵩焘在叙述发现经过时同样使用了“测其中空缺处”这样的话语,感叹“西洋天文士凭空悟出,则遂有人循而得之”,与门捷列夫先预言再由布瓦博德兰从矿物中提炼发现镓的经过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亦略见西人用心之锐与其求学之精也。”(6)

71、他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表格,X的位置表示类铝,Y的位置表示类硅。问舟齐律:“表中的X和Y分别填什么数字较合理?”

72、1799年,法国化学家摩尔沃也是用尽了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块钻石,准备送给他的未婚妻。就在他准备将钻石送给至爱之时,可能是无意中翻到了之前拉瓦锡的关于钻石可以燃烧的文献,让他一下子产生了兴趣。他想到,如果钻石在空气中加热至高温可以燃烧,那么把钻石放在真空中加强热会怎么样呢?

73、  只见门捷列夫三两下便将乱糟糟的牌整理好,大家这才发现那并不是一副普通的扑克:每张牌上写着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性质、原子量等,共63张,代表着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更怪的是,这副牌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