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知行合一(91句)

2023-07-26 09:39:43 59 0

王阳明知行合一

1、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吸毒当然是特例,但这个特例也足够说明所谓知行合一论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只有承认知行并不合知是知,行是行,知相对于行有自己的特殊性,独立性,才能让知和行各自更好发挥作用。吸毒者完全可以既知道吸毒的危害,同时在行动上又无法戒毒。但是吸毒者对吸毒危害的认知,本身则是真真切切的知识,是可以被传递出去,发挥积极有益作用的。对没有毒瘾的人来说,尽管他自己没有吸毒的体验,但从吸毒者现身说法那里得到的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也可以帮助他远离毒品。这是知行分殊论比知行合一论合理的地方。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5、比如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也正因为知难,则先进深刻之理论就更为稀缺,更为宝贵,甚至常常缺位。而自发的实用主义的群体选择的行为也自然更容易,阻力更小。(王阳明知行合一)。

6、关于知的活动,本身也就是某种行,比如思考、读书、写作、讲课、演说等等,无非就是知的生产、知的接收、知的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知”即是某种行,自然并无不可。

7、知的生产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知的原料生产,一类是知的加工生产。

8、不行动是无行;放弃独立理性,盲从别人或者浑浑噩噩,沉溺于欲望之行动是为奴行;在理性体察下的自觉行动是为由行;外界环境的帮助下,用毅力约束行为使之合乎理性是为德行。最后知行合理性和行为之高度统行之乐之是为诚。诚者,天之道也。

9、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8tjl1Ylr9yKxLkC770lDg提取码:OIWU 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11、当时中华世界洪水滔天,大禹完全可以制造诺亚方舟,把人和动物装进里面,躲避洪水,等几千年后,洪水退去,再寻找新陆地,继续生活。

12、良知,王阳明给它定义为: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以及意志力。

13、《知行合一王阳明》自2014年出版以来,到2017年底,已经出版了3年多了,但我们始终能在各大网站历史榜单的前十看到它。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一本通俗传记在开卖3年以后,依然保持着这样迅猛的销售势头,是非常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14、格物是在事上磨,格物是正念头,不格物则不足以致良知,不致良知则格物无从谈起。按阳明之论,实际上“致良知”即是“格物”即是“诚意”即是“正心”即是“修身”。这五者,名目不同,实则一事。身之主宰为心,心之发动为意,意之用为物,意之体为知。于身而言则为修身,于心而言则为正心,于意而言则为诚意,于诚意之用而言则为格物,于诚意之体而言则为致良知。犹如同一座山,从上空俯视拍一张照片,从东西南北各拍一张照片,呈现不同之景象,实则都只是这同一座山而已。阳明心学里“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本质上是五位一体,是对同一实体过程的不同视角出发产生的不同称呼。

15、再如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的原意仍旧是想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但实际上却仍旧适得其反的在承认知和行是不同的两码事,“知”既然是行之始,那么这个“行之始”和行本身显然就是不同的概念。行既然是知之成,那这个“知之成”和最开始的知也显然不是同一回事了。说穿了仍旧是表明“知”和“行”殊而非一。更何况这话其实本身也值得商榷,我们反过来说其实也成立“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

16、三欲基础上的五心是五行之端,也可谓泛性之端,算是更高层次的格物动机。尤其是其中的好奇之心,有了好奇之心,则那些看似与人眼前利益无关,也与人之品格修行无关的天地万物皆可格,只要外物激发了你的好奇心,你就可以探究这个外物之理,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个知识,哪怕看上去眼前无用,但终究有一天会有用。

17、如果知行合一是中华人几千来始终奉行的理论和方法论,那就等于它指导了中国人五千年,它能指导五千年来的中国人,自然也能指导现在的我们。

18、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19、“知行合一”的理念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示和作用?

20、王阳明跟他的高足徐爱,曾经就知、行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有过一番问答。徐爱问王阳明,虽然人们都知道要孝敬父亲,尊重兄长,但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难道不是说明知和行不能合一吗?王阳明意识到,徐爱的理解受当时流行的“知先行后”主张的影响,仍然认为知行过程就是明白事理进而实践的环节。对此,王阳明解释道,知行不能合问题是出在人身上,是“私欲隔断”了知和行的关系。因此,倡导知行合在王阳明看来正是要恢复人的本体,通过实践,将人心合乎天理。如此,意识端正了,一旦作用于实践,就能在社会范围内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就能合乎世界本然的道理。

21、“先生(指湛若水)大意,谓阳明训格为正,训物为念头,格物是正念头也,苟不加学问思辨行之功,则念头之正否未可据。夫阳明之正念头,致其知也,非学问思辨行何以为致?此不足为阳明格物之说病。”(1)

22、说其过高过苛是指,人们在理性上认为某事好或某事坏,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无法相应的去做或不做某事,这种知和行脱节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这里不涉及虚伪或欺骗的问题,在理性上一个人完全真诚的认为某事很好,但他自己由于毅力问题或者心理障碍问题不能坚持做某事,这是完全可能的。

23、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24、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25、《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26、感悟: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27、阳明所谓的“物”是人的意识涉着之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曰:“心外无物”,心如何,意识如何,就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物是如何。

28、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29、在这套《知行合一王阳明》中,所有关于“知行合一”与王阳明的困惑都能得到解答。

30、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31、知行合一之说初衷是为了让人更重视实践,更重视行动,但最终结果却走向反面,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高论,沦为更为偏狭刻薄的心态。这或者与阳明以己度人有关。他的气质好,稍微努力下就能知行合一;而在气质差的人,空谈知行合则真如邯郸学步,本来还会走路,最后连爬都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32、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33、王阳明被称为有明一代气节、文章、功业第一人,被认为是真“三不朽”。但是,和许多成功人物一样,王阳明也一直毁誉参半。时人斥其“事不师古、言不称师,专以立异为高”,但不能不承认其事功的卓著;后人言其承朱学之式微鼓吹心学,为统治者另谋思想出路,却不能不承认王学的积极因素。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获准入祀孔庙,在同时入祀的三人中(另外二人为胡居仁、陈献章),王阳明虽然影响最大、功绩卓著,却争议最大。而在整个清朝,王阳明及其学说更是受到全面的压制。从上个世纪开始,我们也曾经给王阳明及其学说贴上一个标签:“主观唯心”。

34、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35、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36、这就如同树刚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树芽稍长了一点,再多浇一点水。树从一臂粗到双臂合抱,浇水的多少,都要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刚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浇灌它,就会把它泡坏了。

37、关于底线:生活再苦,也不能阴险狡猾。诱惑再大,也不能违背道德

38、类似利欲、色欲一样,亨欲同样需要节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及或者过分都会产生有害之结果。如果亨欲过低,则枯寂闭塞,变成与人群和时代脱节之人。亨欲过炽,则完全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之独立性,沉溺于信息海洋,迷失而难以自拔。比如人见一新闻,便思观众人如何评价,见一事件,便思众人如何议论,此皆迷炫忘己之过。当须跟脚立定,涵养己心,而不可惑于众议。

39、在《传习录》中,王阳明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对知和行的关系作了说明:一个人看见父亲,自然知道要孝顺,这就是知;孝顺父亲的行动和表现,便即是行。两者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

40、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41、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42、前后两个“三变”,构成了王阳明“求圣”之道的三部曲:第从立志“学为圣贤”,到体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寻求到“入圣”的门径。但何为圣人之“道”,却只是有所悟,而无法用文字、语言概括出来。第从“龙场悟道”,到在江西揭“良知”,揭示出“圣人之道”的精义,这也是王阳明学术即“心学”的核心和真谛。第从揭“良知”开始,到在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地,在绍兴等处,倡导“致良知”,倡导“与民不亲而亲”,倡导与“愚夫愚妇”同好恶,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这个“三部曲”,既是王阳明通向“道”、揭示“道”、传播“道”,即入道、揭道、传道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从提出到注入“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

43、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44、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45、这里阳明说一念发动本身就是行了,所以要禁止。但问题是承认一念发动是“知”,而非行,也并不妨碍对不善之知进行清除矫正啊。朱子所谓格物致知,本身也就包含了不断用正确的合理的知代替不正确的不合理的知的意思啊。没有谁会说,因为是知,所以即便不正确或邪恶也无所谓。

46、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

47、“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既有王阳明基于事上磨炼的体悟,也是他思考社会现状、应对时代困境的成果。“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对中国思想史上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

48、天地一元之气,流转运行,无一息之停,此为纷纭变化之物质现象也。阳明所谓主宰者,即天理也。人得天地之气而生,心也是气的基础上而成,仍旧是物质之心。心学中代表客观物质的是气而非物,此一元气论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人之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系与一般西方所谓唯心主义还是有所区别。

49、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50、在南赣平息流民之乱的过程中,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良知”二字呼之欲出。平定宁王叛乱之后,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流言蜚语,应对当权者的各种刁难和猜疑,是王阳明一生所遭遇的最大难题。直到此时,“良知”二字才终于被揭示出来,所以他特别强调:“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二字乃是自己一生学术的精义和真谛,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它既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更是在“百死千难”的磨砺中才得以悟出。

51、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52、人但得好善如好(hào)好(hǎo)色,恶(wù)恶(è)如恶(wù)恶(è)臭(xiù),便是圣人。

53、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54、这第一层意思,如我上面引用过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55、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具有门槛高、难理解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读“知行合一”,成了学习“知行合一”的首要难点。

56、徐爱说:“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做不到孝顺、友爱,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57、既然难易之情况各有不同,则知行之先后又何可一概而论。他人之所难,或为己之所易;他人之所易或为己之所难。不过是能知者知,能行者行,先尽己之所长,再或循序渐进、或与人合作,弥补自己所短。先易后难,先近后远,道不远人,此儒家之道也。若慕难而弃易,为远而舍近,名义上好看,必成蹈空践虚之局,终至于误事害人。

58、王阳明:反求自心,内外兼修,才能让心灵真正成长

59、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60、阳明先生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61、要说明阳明所谓良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如用他自己采用的食和行的比喻:

62、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63、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是还没有领悟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情感。

64、首先,“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在王阳明贬谪龙场期间,继龙场悟道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针对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请问“朱陆异同”时而提出的观念。

65、当然还有一种狡猾点的办法,干脆说良知是知和未知的辩证统是知,同时又是未知。辩证法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么。但这恐怕超出了王阳明自己本人的想法之外了。

66、王阳明思想是针对时代问题提出的应对方法。王阳明之所以形成“知行合一”的思想,是认为此前程朱理学主张的“知先行后”,会导致知和行两分,以至于不行或不知,故此“因病发药”。

67、的确,从2009年开始,“知行合一”理念就开始不断在各大主流报纸和媒体上被提及,《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重磅媒体不断发文解读。

68、王阳明从本体意义论知行关系,认为求之吾性,本体自明,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是分知行为二事,割裂了知行关系。而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一体,不能割裂为或分别先后。

69、许多领域内,“知”和行需要不同的能力,脱离行的“知”不可鄙薄,在这些领域强调知行合不过是否认人类分工的必要性,只能让思想和实践停留在更为狭隘肤浅的层次上。这种“知”和“行”的分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有一个力气大的瞎子和一个断腿的人需要通过一条悬崖边上的路到达目的地。瞎子可以自己走,但他看不见。断腿的人可以看得见路,但没有办法自己走。那最合理的办法就是瞎子把断腿者架在肩膀上,断腿者负责指路,瞎子负责走。两人分工合作,获得最好的结果。但如果有个人类似王阳明那样,非要说知行合断腿的必须自己走,瞎子必须自己摸索方向,否则就干脆别走了。那结果只能是两个人都烂在那里,或者瞎子乱撞跌入悬崖,断腿的人爬不动了等死。

70、当良知判定一件事是你应该做的时候,按王阳明的说法,你一定有能力做到,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顽强的意志力。应该做,就是担当精神,就是中国五千年来诸如大禹、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人。

71、有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用以说明王阳明“主观唯心”的例证。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期间,与学生游南镇,有学生指着破岩而出的满树鲜花问道:“(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果只是以此为例,又不明其“机锋”所指,自然可以视为不顾客观事实的“唯心”。

72、“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73、伟大的思想只有灌输到大众之中,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从孔子到孟子,从二程到朱熹、从陆九渊到王阳明,首先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学术,他们的言论和主张,都是为着解决问题,为医治弊病而开具的药方。

74、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必要作深入探讨。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重点是在“行”字上。理由有三:

75、其一是偏重于道德伦理,偏重个人之品格修养,而忽视了客观物理之探求。程朱尚说自然界一草一木都有理,都需要去格。到了阳明这里,则不然,有一段对话颇能说明问题:

76、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77、其次,对于知和行,王阳明并不主张两者之间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转化,而是坚持在过程中要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克服一己私欲,实现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如此一来,王阳明思想在道德修身的整体观照之下,侧重知行的一体性色彩十分明显。这就是王阳明强调的“事上磨炼做工夫”。“工夫”是针对人说的,主体是具有个体意识的人。人不仅能将学、问、思、辨这些属于“知”的意识付诸行动,进行属于“行”的生理实践,还拥有道德、伦理、情感,能作出价值判断,能够实现知行合一。对于知行关系上的道德判断,经过王阳明四处亲自讲学、弟子传播,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工夫不分内外,只要能锻造锤炼达到道德伦理的要求,就都是必要的工夫。

78、我们把人之欲望分成三类:利欲、色欲、亨欲。

79、可以看到阳明的良知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五心四知。这和阳明之良知概念是吻合的。良知并非是先天之知,人生下来的固有的本能之知,而是人的已有之知,会随着年龄经历的不断增长而增长。这点从《传习录》这段话里可以看得很清楚:

80、“知”与“行”既然要“合一”,可见它们本身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是,王阳明反对朱子学者“知行相须”的主张,认为知行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他坚持“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并不是让“知”和“行”两个元素机械合并,而是主张两者应该互相依存,彼此共同构成周而复始并有所提升的完整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一方面,“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和行之间既存在因果关系,也相辅而成。另一方面,“学、问、思、辨、行”的过程,并不是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的全部。他主张,“知是心之本体”,由心发动,开启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因此,在王阳明看来,知也是行的一种;在知之后,当然还要有行动上的结果,同时开启一个新的问学与实践周期。也就是说,在本然状态下,知和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81、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82、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83、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8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QUMR_Zz_Og604wghZvKNg提取码:7zjt书名: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

85、有论者称阳明先生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

86、再一层意思,不体现在生理机制快乐机制上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只有能体现为生理机制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87、别人反复问究竟如何致良知,阳明反复说“致良知”就已经道尽,还要问什么?如此反复,问的人郁闷,阳明答得也词穷,最后只能用一禅宗故事糊弄过去。此非阳明之藏私或矫情也,盖其学说本就是“致良知”三字道尽,除开致良知之外,再无其他可说。

88、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89、良知是近乎完美的知,知本源本性本质的知!没有实践和验证是不能致良知的。

90、资本主义信徒攻击共产主义者是极权主义的逻辑就是就是认为共产主义者是立一新人标准,然后强迫把人都改造成某种范本。而按照王阳明心学的说法,外界不需要树立某个所谓正确的理念,灌输给人,改造人;而是每个人至少有自己认可的理念(良知),你能把自己认可的理念落实,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做到一以贯之,就已经是很高很高的境界了。而社会的任务,制度的任务,不是去改造你,而是在你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落实自己的理念的情况下,帮助你,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成长。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